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 > 专项业务 > 三农 > 种植管理

抓好“菜篮子”,确保市场供应

    

  近年来,市农业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切实把“菜篮子”工程作为涉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抓实抓好,狠抓生产基地建设,积极构建快捷流通体系,强化质量监管,有力地促进了“菜篮子”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促进了农民增收。去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53万亩,复种和套种面积205万亩,全年蔬菜产量340万吨、水产品产量45万吨、家禽出栏量1亿只,基本满足我市蔬菜、水产、家禽的总量自给;年均生猪出栏数260万头、水果产量43万吨、禽蛋产量3万吨、牛奶产量5万吨,肉、蛋、奶的自给率分别达到30%。增城市成为全国养猪大县。“菜篮子”产品自给率和安全水平均位居全国大城市前列,成功经受了亚运会严格考验。

  一、加强基地建设,增强“菜园子”生产能力

  通过“菜园子”基地建设优化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增强“菜篮子”产品规模化、集约化生产能力。目前,我市规划建设了东升农场所在地番禺灵山蔬菜生产基地等10大蔬菜生产基地和20个蔬菜专业村、从化钱岗村等10个水果基地和20个水果专业村、番禺海欧岛等10个渔业基地、花都天生卫康等31个万头猪场、白云江丰实业有限公司等96个年出栏10万只以上的家禽养殖场。其中10大蔬菜生产基地规模化生产面积达到14万亩,约占全市菜地面积的四分之一,年产各类蔬菜111万吨,约占全市蔬菜产量的三分之一;万头猪场年出栏量53万头,约占全市生猪出栏总量的四分之一 10万只家禽养殖场年出栏量3300万只,约占全市家禽出栏总量的三分之一。

  一是抓好设施化装备。目前,已基本完成146万亩农田和15万亩连片鱼塘的标准化改造任务,使全市标准化农田、鱼塘面积分别占基本农田、连片鱼塘面积的70%以上。在此基础上,以“菜园子”基地为载体,大力发展温室大棚、喷滴溉、农业加工机械等农业设施装备。目前全市有温室大棚、喷滴溉等设施农业面积15万亩,其中蔬菜设施大棚2000 亩,蔬菜自动喷灌设施1.7亩,年均蔬菜工厂化育苗2.5亿株;水产养殖越冬棚面积约1.1万亩,工厂化厂房养殖面积2.6平方米;全市农业机械化总动力达203万千瓦,番禺区成为全国农业机械化示范区。

  二是抓好标准化生产。全市“菜园子”基地、专业村基本实现了标准化生产,实施生产记录档案制度和产品标识管理,建立了“生产登记、产品检测、标识管理、基地准出、市场准入”的质量溯源机制。大力推进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和产地、产品质量认证,建立市级以上农业标准化示范区82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878个、农产品350个;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企业20家,产品73个;有效使用有机食品标志企业6家、产品232个,均位居全省首位。

  三是抓好组织化经营。“菜园子”基地基本由农业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采取“公司+农户”或“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进行规模化生产,主要农产品均注册了商标。目前,全市拥有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80家,其中省级27家、国家级8家;已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404家,其中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4家、国家级1家;形成了从玉牌菜心、洲星牌马蹄粉、丰恒莲藕等66个省名牌产品

  二、加强市场流通建设,增强“菜篮子”快捷供应能力

  一是加强批发市场体系建设。建设完善了江南果菜批发市场、黄沙水产交易市场、五湖四海水产批发市场、嘉禾禽畜交易服务中心、江村家禽批发市场、天平架水果批发市场等大型“菜篮子”产品批发市场,建立了中心批发市场、二级批发市场和产地批发市场的三级批发市场体系,构建了“大市场、大流通”的格局。其中,江南果菜批发市场是我国乃至东南亚地区规模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每天蔬菜成交量达1万吨,果蔬贮存能力达到1.1万吨,常年组织“南菜北运”和“北菜南运”,对全市蔬菜品种调剂、平衡蔬菜淡季供应以及本地蔬菜的销售发挥了龙头作用;嘉禾畜禽交易服务中心是目前我国最大的生猪交易市场和国家农业部的定点市场,日均交易能力可达15000头、日均屠宰能力达3000头,有力保障了我市生猪供应和销售。

  二是积极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大力扶持生产型农业企业向产销一体化发展,扶持建设冷库、冷藏车,发展直销、配送业务,形成了东升菜场、农艺菜场、华隆公司等一批实力较强的集生产与销售为一体的龙头企业,建成蔬菜储备冷库约3万立方米,可储存蔬菜1.5万吨,能够解决我市3天消费用量;积极推广“农超对接”等品牌化直销方式,鼓励扶持优势产区、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大型超市和人口密集社区,设立产品专卖店档或特色产品一条街,发展连锁经营;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扶持建设了华南农产品交易网、绿色菜篮子网、优鲜生活、东升农产等多家网上选购农产品交易平台,方便各种消费习惯的市民,进一步促进我市优质农产品顺畅进入市民餐桌。

  三是加强“菜篮子”价格监管。依托市农业信息网,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农产品市场价格信息采集、分析、发布、预警工作体系,每天在广州农业信息网发布全市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940个品种的农产品价格行情,每周推出我市主要农产品的行情分析和预测,引导农户合理安排生产经营活动,稳定市场预期,防范菜篮子价格大幅波动。

  三、加强安全监管,增强“菜篮子”质量安全保障能力

  一是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监管体系。2003年起,市财政安排总计约1.4亿元,建立了以市级农产品质检机构为龙头、区(县级市)农产品质检机构为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产品生产企业质检站为补充,覆盖全市的“广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监测体系由98个监测单位组成,包括市级2个,区(县级市)级11个(下设16个工作延伸点)、企业(生产基地)69个。其中,已有5家监测单位获得省级计量认证;市农业标准与监测中心获得国家级计量认证认可,是我国首家具备农业生产全过程和各农业产业检测能力的监测机构。去年以来,监测体系配置了21台专用监测车和2辆大型移动检测车,进一步增强了各监测单位流动监测和现场快速抽样的能力。

  二是严格实施例行监测和专项监测制度。目前,农业部每年对我市农产品抽检3次,省农业厅每年对我市农产品抽检4次,市农业局和各区(县级市)农业局每年也进行4次的例行监测,每年例行检测样本量达到96万份。同时,我市建立了覆盖全市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信息化实时监控系统,将各个监控点检测仪器进行网络连接,每天对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实时监控;试点建立农产品标识追溯系统,示范点每天生产交易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实况都可以通过系统进行查询。针对国内外及周边地区出现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热点问题,不定期开展相关农药残留和兽药残留专项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整改。通过努力,近年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高,“菜篮子”产品检测合格率基本保持在95%以上。

  三是加强农业生产过程用药用肥监管。对于农药、兽药、肥料、饲料等农业投入品销售企业、商铺,监督建立农业投入品购销台账制度,实施农业投入品销售动态跟踪;对于农业生产企业、基地和专业村,监督建立种养记录档案制度,实施农业投入品使用长期监测。同时,以查处“瘦肉精”等违禁药物为重点,建立养殖户和经销商违禁药物自检制度,确保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查处违法行为;坚持实施农业投入品巡查制度,每年定期开展大规模交叉检查,基本覆盖所有规模种养场;坚持依靠群众,建立农业投入品销售、使用监督网络,开展农业投入品打假专项执法活动。其中2010年,我市农业系统共开展农业投入品打假执法行动285次,销毁假冒伪劣农农业投入品55

  四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能力建设。市农业局制定完善了一整套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预案,建立了一支相对稳定的应急队伍,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对突发事件快速响应、正确处理的能力。近年成功应对了外来性瘦肉精输入事件、海南毒豇豆事件,得到省农业厅的充分肯定

  四、全力做好“亚运”保障,全面提升“菜篮子”工作水平

  刚刚结束的广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累计需供应给“亚运城”核心区的蔬菜、水果等植物性产品1500多吨,牛、羊肉等动物性产品820多吨,产品总量超过北京奥运会,质量要求严格,对我市“菜篮子”生产能力、组织供应能力和质量安全保障能力既是严峻考验,也是全面提升的良好机遇。市农业局着重抓好三个方面措施,实现供亚农产品“供应零中断、运行零投诉、安全零事故”:

  一是围绕保障产品供应,建立定点基地和专供企业网络。其中植物性产品定点基地和专供企业有79家,广东省有17家,广州市有7家。

  二是围绕保障供亚核心质量安全,建立了300多人的监管工作团队,对所有基地、切配企业建立质量追溯制度、全天候驻点监管制度、进出货审核制度和质量安全“零报告”制度,对进入核心区的产品实行批批检测。在亚运赛时,仅植物性产品就定性定量监测9000多份(批次),检测数量和指标约为北京奥运会的2倍。

  三是围绕保障面上农产品质量安全,创新开展了连续7个月、检测样本达24万份的预警监测,深入开展了农药、兽药、饲料等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和蔬菜、畜牧、渔业、乳业等行业生产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全面强化了面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同时,顺利建成和运行广州亚运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其成功经验和做法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给世界各国,不但为亚运马术比赛举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实现了我国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国际认可的历史性突破,全面提升了我市重大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水平,增强了“菜篮子”安全生产能力。

  今年及今后一段时期,市农业局将贯彻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进一步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认真做好“十二五”时期“菜篮子”规划,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力争“十二五”期间新增设施菜地5万亩、设施水产养殖5万亩,大力发展菜、肉、蛋、奶、鱼等产品生产,大力加强现代农业流通体系建设,加强价格监管,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我市“菜篮子”产品的生产供给能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