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州市农业农村局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对标对表农业强国、农业强省战略部署,全面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312”思路举措,坚决扛起政治责任,牢牢把握主题教育总要求,聚焦实施“百千万工程”,坚决有力抓好“三农”各项工作,“压舱石”“稳定器”作用更加凸显,奋力为广州高质量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作出“三农”贡献。
立足“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三大目标,各项工作稳中有进、进中向优、优中显强,省乡村振兴考核连续5年蝉联珠三角核心区第一名,乡村振兴总体工作走在全省最前列。
1+6”都市现代农业产业链体系加速夯实,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保供更加稳固,年花和荔枝营销、都市现代农业招商引资引智、农民丰收节等工作受到省、市领导和业内人士广泛好评,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82.79亿元,同比增长4.2%。
乡村建设行动和新乡村示范带破题推进,乡村“颜值”和“气质”明显提升,再添“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国家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国务院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督查激励”等一批“国字号”荣誉。
强镇兴村”和“穗农奔富”行动拓展深化,村集体“家底子”和农民“钱袋子”更加殷实,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607元,同比增长6.4%,增速位于珠三角第一。
市农业农村系统干部队伍聚焦忠诚干净担当,昂扬创先争优奋进精神,市区两级集体和个人先后获市级以上荣誉逾百项。
聚焦“稳大局”,全面抓牢党建引领“主线”
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
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凝聚紧跟总书记、奋进新征程思想共识。
扎实开展主题教育,组建“百千万工程”乡村振兴专班,形成“三农”领域“1+N”政策措施,首次对全市11个区、62个市直部门开展差异化全覆盖考核。
持续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下功夫,大兴调查研究,深化学习杭州、湖州等地“千万工程”经验成果,制定学习转化措施1026条,扎实推进“破难题、促发展攻坚行动”。
创新开展年初“亮诺”、年底“亮绩”、考核“亮牌”行动,以过硬能力作风实现渔船渔港、农业机械及农药使用等行业领域安全“零事故”,农业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
聚焦“强基础”,全力守住稳产保供“底线”
坚决落实粮食生产政治责任,在扛牢“国之大者”上展现新担当。
粮食生产增产、减损两手抓
粮食面积和产量超额完成省下达任务。健全产地烘干、机收托管等节粮减损体系,年烘干处理量7.94万吨,同比增长45.96%,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86%。以满分获评全省红火蚁防控绩效评价第一。
高标准农田数量
质量两提升
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1.68万亩,耕地平均质量等级达到2.98等,连续七年居全省第一。持续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农药、化肥使用量同比减量约43.94吨、941.45吨,连续七年实现负增长。
现代农业科研、应用两促进
深入实施现代特色种业振兴行动,新增259个国家植物新品种权,占全省73.2%;推动黄埔隆平院士港、南沙华农渔业研究院等平台建设运营,推进4.4亿元种业基金高效运作,仙进奉荔枝等8个品种和“数字化种猪育种技术”入选国家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加快打造种业创新高地。
农产品供给品种、品质两突破
累计完成15.24万亩养殖池塘升级改造和尾水治理,生猪产能稳定在150万头。认定198家农产品稳产保供重点生产企业。产地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增城区获评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首批国家级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2个,数量居全省第一。
聚焦“兴产业”,全链推进增效提质“长线”
紧密对接湾区大市场做好“土特产”文章,着力在加快农业现代化上构筑新优势。
重招商强引领
  • 市区联动举办多场农业招商引资引智活动,全力引进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加快农业技术成果在穗落地转化。
  • 推进预制菜精深加工发展,累计培育预制菜加工收入超亿元企业25家。
  • 南沙区成功创建国家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从化区太平镇获评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花都区赤坭镇瑞岭村获评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超亿元村。
育主体建品牌
  • 实施现代农业产业园“扩能增效”行动,累计培育国家、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5家、170家、430家,其中国家级和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均居全省第一。
  • 增城区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
  • 累计346个产品入选“粤字号”农业品牌,数量蝉联全省第一。
强协同促融合
  • 推动“云上花市+传统花市”有机融合,年花销售约4.1亿元,同比增长7%;加大保鲜技术研发和科技攻关,荔枝出口量达4148.3吨,占全省出口量32.4%。
  • 完成国家级、省级“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建设任务。
聚焦“优环境”,全域提升和美乡村“标线”
坚持点上示范、面上带动、全域推动,着力在乡村风貌上绘就新图景。
加大“建”的力度
深入实施“1+9+3”乡村建设行动,持续整治提升人居环境,94%以上行政村可达省定美丽宜居村标准,从化区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增城区获2023年全国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督查激励。
提升“居”的品质
启动实施“新乡村示范带+”工程,推进57个典型村选树培育和“7+7”条示范带建设,带动乡村风貌全域提质提升,实现“一带一韵一特色”。
丰富“治”的内涵
积极推进乡村善治体系建设,深入推广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接诉即办等治理方式,新增1镇3村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7镇49村入选省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广东增城丝苗米文化系统”入选第七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聚焦“促民富”,全心拉升农民收入“高线”
强化农村改革成果系统集成运用,着力在强村富民上实现新突破。
抓实金融惠农
落实“扩面、增品、提标”要求,进一步拓展传统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保险覆盖面,试行政策性生猪期货价格保险财政补贴,全市农业保险保费规模超12亿元,同比增长34.1%。
抓紧改革强农
稳妥推进第二轮承包土地到期后延包试点,健全完善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制度,积极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鼓励村集体及其成员开展闲置农房盘活利用。
抓好利益联农
深入推进“千企兴千村”工程,推动1833家企业与村成功结对,实现有帮扶需求的村结对全覆盖。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打造从化莲麻村等一批新型集体经济发展样板村,80%以上村集体年收入超5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