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促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 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五大行动”写好美丽乡村答卷
广州正持续深入开展全市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五大行动”,着力解决环境面貌、文化生活、文旅产业、移风易俗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促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努力写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繁盛的美丽乡村答卷。
2023年广州市白云区农民丰收节暨农耕文化节活动现场
村庄清洁行动:人居环境持续提档升级
村庄更干净,家园更美丽。广州多措并举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提档升级:把深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实施村庄清洁行动,明确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全面建立“市统筹、区主体、镇村实施、群众参与”的村庄清洁工作机制体系,形成“上下联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网络。同时进一步完善村庄公共环境保洁制度及村规民约,印发《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共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倡议书》,组织开展“卫生家庭”“最清洁家庭”等评比活动。聚焦中秋、国庆等节点开展“环境卫生大清洗,干干净净迎节日”等行动。
此外,广州深入开展“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和新乡村示范带建设,全力打造富有广州特色、承载田园乡愁、体现现代文明的和美乡村。广州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线上线下多形式开展宣传,搭建“村民组长唱主调,百姓群众做主演”的村庄爱卫“舞台”,形成“人人动手、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截至10月底,全市累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数量超100万吨,发放宣传资料超240万份,发动农民群众参加清洁行动超88万人次。
农房风貌管控提升行动:推动存量农房微改造
高质量开展农房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基础。广州持续强化农房规划建设管控,优化农村村民住宅用地规划管理,规范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印发实施《农村村民建房指引》《村庄规划指引》等系列文件,促进全市农村村民住宅建设规范管理。同时,宣传贯彻《广州市乡村风貌修复提升工作指引》并予以指导实施,引导农房建设有序开展。
从化区作为省级农房建设试点区,积极开展农房风貌管控提升行动,动员帮扶结对的下乡规划师、设计师、工程师同步参与农房方案设计、风貌提升效果把控等工作。根据相关规划,从化区力争到2025年,80%以上存量农房完成微改造,着力打造一批独具岭南特色的农房风貌提升示范片区,健全农房建设质量安全监管体制,3年内完成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今年11月,市住建局、市总工会联合举办广州市第七届建筑工匠技能擂台赛,首次加入乡村工匠元素,发动番禺、花都、从化等涉农区,积极推选具有较高技能的乡村建筑工匠报名参加擂台赛。深藏在民间的工匠走上赛场,推动乡村建筑工匠助力赋能农房建设。
乡村文化空间营造提升行动:文化活动普惠群众
在乡村文化空间营造提升工作上,广州聚焦加强乡村文化空间规划布局,有效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党群服务中心、文化站等各类公共服务设施,营造有特色、有品位、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文化空间。
目前,广州农村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100%全覆盖,形成农村“10里文化圈”;所有镇文化站均建成文化馆分馆,建成农村地区公共图书馆(分馆)、服务点、自助图书馆229个,广州图书馆向农村地区图书馆支援图书27.3万册;全市街镇实现数字资源互联互通,1145条行政村实现数字广播电视全覆盖、户户通。
依托良好的阵地建设,粤剧《冼夫人》、杂技节目《肩上芭蕾》等文艺精品走入乡村,惠及群众。“羊城少年学堂”社科讲座等优质普及性文化活动也丰富了村民们的日常生活。
文旅融合特色村镇建设行动:带动乡村产业兴旺
走出文旅融合新路子,打造乡村振兴新示范。广州文旅融合特色村镇建设行动的重点在于依托地方资源禀赋、区位优势、产业特色和人文历史,推进乡村旅游景区等建设提升,打造一批独具岭南风格的文旅融合特色村镇,拓展乡村文旅新业态,带动乡村产业兴旺发展。
以正在积极申报文化旅游类特色镇的增城区正果镇为例,该镇有着1700多年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拥有正果老街、白江湖森林公园、蒙花布村、畲族村等优质文旅资源,以及增城乡村粤菜寻味游、增城生态乡村精品游等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畲族拜祖公图、宾公佛传说等非遗项目,以及多达32处的区文物保护单位(区登记保护文物单位)充实了当地的文旅格局,串联整合各大景点推出的峥嵘岁月、碧水银滩、乡村乡韵、山水生态4条旅游精品路线大受好评,让人看到具有岭南特色、生态宜居的“文化古镇,绿美山城”的美好前景。
走进南沙区榄核镇,作为广东省最早的农村党支部诞生地之一、伟大的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故乡,香云纱、咸水歌等非遗项目闻名遐迩,并形成了云纱星韵香云纱产业园、香云纱文化创意园等内涵丰富的特色园区,打造了“冼星海故里历史文化中心、星海公园、星海路、湴湄英雄乡道”组成的“两点两线”环形红色体验路线,以及榄核镇星海音乐小镇新乡村示范带和榄核镇星海水乡新乡村示范带。据悉,“文化+艺术”“文化+体育”的融合模式将是下一步发展的重点。
广州着力打造一批独具岭南风格的文旅融合特色村镇。在南沙区榄核镇,生产香云纱的场景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农村移风易俗深化治理行动:文明新风培育幸福村居
讲文明,树新风。清明时节,村里的红白理事会进到家门口,普及文明祭扫、惠民殡葬政策等知识;在一些村居里,村内金婚、银婚夫妇走出家门,与村民们分享夫妻日常相处的幸福之道……如今,广州市农村正通过农村移风易俗深化治理行动,掀起文明新风。
在从化区,共有286条村居建立了红白理事会,在村居党支部、村居委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各村将红白理事会建设纳入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常态化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其中,在从化区江埔街凤二村,村居内不仅开展“白事”社区宣传活动,还举行金婚银婚夫妇好家风经验分享会,组织凤二村的青少年儿童开展好家风诗歌朗诵会,通过在家门口举行的各种活动逐渐移风易俗。
在村里,金婚、银婚夫妇现身说道,现场观众感受到优良家教家风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及重要性,通过“家风改变生活,共建文明乡村”工作理念,全面提升乡村发展软实力,把群众身边孝老爱亲、移风易俗等真实感人的典型推向前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用典型力量影响和带动乡风文明,同时,从化区设置了东南西北中共5个“花城有囍”结婚登记户外颁证点。据统计,五个户外颁证点自设立以来,利用颁证场地举行简约、适度、文明的婚庆和颁证仪式200余场,参与的新婚夫妇300余对。
这也是广州农村移风易俗的一个缩影。截至今年3月底,全市各村已全部完成村规民约修订完善工作,以深化村规民约治理作用为抓手,广集民意,因地制宜推进移风易俗,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从简办席,遏制高价彩礼、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