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 > 政务要闻 > 三农要闻

《克服荔枝中晚熟品种“大小年”产业技术方案》发布

    

  荔枝中晚熟优质品种竟存在“大小年”结果现象?“大年”下一年必然是“小年”吗?6月21日,《克服荔枝中晚熟品种“大小年”产业技术方案》(以下简称“技术方案”)发布会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荔枝资源圃举行,为解决荔枝产量不稳定问题、推进广东荔枝生产结构优化调整提供助力。

  何谓“大小年”现象?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院长陈厚彬介绍,“大小年”现象是果树各年产量忽高忽低波动的现象,“一般而言,只有在相邻两年果树产量波动幅度超30%,才能称之为‘大小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这一现象越发严重,长期制约着荔枝产业的发展。

  “在省农科院荔枝专家、国家荔枝产业技术体系团队、荔枝行业从业者共同努力下,经过2年的生产实践,《克服荔枝中晚熟品种“大小年”产业技术方案》今天正式发布。”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院长陆华忠在会上表示,这标志着克服荔枝“大小年”的产业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据介绍,该项目获得了省财政“乡村振兴战略专项资金(农业科技能力提升)”荔枝产业技术提升项目的支持。技术方案涵盖了荔枝全生育期的生产管理,着重强调了荔枝“大小年”应对措施,明确了荔枝不同生长时期的栽培技术,有助于解决荔枝产量不稳定等问题,为广东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陈厚彬在会上介绍了克服“大小年”的基本原则。“‘大年’适当控制挂果量,采收后加大营养管理和枝梢调控力度,以提升下年度成花枝率和挂果量。”他指出,技术策略同样重要,通过整形和修剪,保证高比例的水平枝和下垂枝,培养容易成花挂果的树体结构;还要根据品种及产地生态气候特点,如在结果后难以培育秋梢的高纬度、高海拔地区,建议采取“轮换结果”策略等。

  “技术方案预期可实现优质荔枝平均亩产500公斤以上,年际产量波动30%以内。”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研究员向旭在会上谈到技术方案的推广工作。他认为,技术方案在大力宣传和技术培训后,有助于广东荔枝产业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技术方案将持续促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加快推进荔枝生产结构优化调整。”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丘小华表示,技术方案的制定与发布体现了政府部门对科技支撑产业发展的重视,“通过各级农业部门和荔枝人的努力,以荔枝产业‘小切口’推动农业产业‘大变化’,为广东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奠定坚实基础,奋力推动广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走在全国前列。”


相关信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