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 > 政务要闻 > 区镇连线

增城区:仙村镇沙头村乌榄产业链让农民增收致富

    

  秋风送爽,硕果飘香。荔乡大地处处洋溢着迷人的丰收景象。在仙村镇沙头村,近6000棵乌榄树结出了累累硕果,用竹竿拍打树枝,一颗颗乌黑饱满的果子便从树上掉下来,堆起一座座乌榄“小山”。而在沙头村内,乌榄加工厂内正如火如荼,取榄肉、晒榄肉榄核、取榄仁。小小乌榄,在沙头村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成为乡村振兴新路径。

  村民乌榄不愁卖

  乌榄全身都是宝。乌榄可以鲜食;榄肉经过“三浸三晒”变成榄角,是珠三角地区老百姓餐桌上的传统小菜;从榄核取出榄仁,是制作月饼、糕点的原材料;乌榄核经过民间艺人的巧手雕刻,还可以加工成榄雕工艺品。“广州榄雕”是国家级非遗工艺。

  沙头村的乌榄种植历史悠久,产量大,质量好。每年农历七月至九月为收获季。“今年收成不错,从农历七月至今大约收了四五万斤。目前每斤能卖9到10元,打下的乌榄基本不愁卖。”正在打榄的村民张接安告诉记者。

  据悉,沙头村对村内乌榄树实施投标承包制,由合作社公开投标,中标者就获得承包年限内榄树的采摘权。张接安和村里其他中标者一样,对乌榄树有着独特的情感,每次投标都积极参与。今年,张接安打下的数万斤乌榄基本上就地销售,“大部分卖给村里的加工厂,还有商家上门来收购。”张接安说。

  形成乌榄产业链

  在上个世纪80年代,村民陆续开办多家农副产品加工厂,加工包括乌榄在内的农产品。其中乌榄加工时间最长,至少持续3个月以上,是工厂最大宗的业务。“乌榄是增城的特产,沙头村的乌榄基本上是优良品种西山榄,出产的榄仁深受月饼生产企业的欢迎。”沙头村党委书记、村主任张少屏介绍,因沙头村土壤矿物质丰富,种植出的乌榄肉质细嫩、味道芳香,腌制而成的榄角是许多人难以割舍的家乡风味。

  单英农副加工厂创办于1984年,是沙头村加工乌榄的主要厂家之一。目前每天加工乌榄超过10000斤。在工厂内,工人正在紧张取榄肉、晒榄等,她们均是本村村民。“我们出品的榄角销往珠三角和香港。”该工厂负责人阮丽仪说,他们生产的乌榄制品,在2020年还获得了“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荣誉。

  沙头村多年来形成的乌榄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还能为村民提供“家门口”的就业岗位。每逢打乌榄季节,单英农副加工厂至少吸纳50名以上工人,为村内一些60岁以上的村民创造了就业岗位。

  张少屏表示,未来,沙头村将持续探索乌榄产业的发展路径,打造特色品牌,让沙头乌榄进一步实现品牌化、差异化、市场化,培育具有造血功能和长期效益的产业项目,增强发展集体经济的内生动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活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