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 > 建议提案办理

广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0233087号建议答复意见的函

    

  穗农函〔2023〕328号

  广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0233087号建议答复意见的函

林淑菁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扎实推进我市都市农业建设的建议》(第20233087号)收悉。该建议就扎实推进广州都市现代农业建设提出了转变都市农业价值观念、构建长效发展政策机制、弹性供给配套设施用地、打造特色都市农业产业、加强规范化现代化管理、强化农业金融服务体系等一系列建议,对我市推进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市政府对建议办理工作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市农业农村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商务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地方金融局等9个单位进行认真研究办理。我局与您多次电话沟通,并于9月26日组织召开座谈会进行会商。现将办理有关情况回复如下:

  一、关于转变都市农业价值观念的建议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精神,在《广州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建设全省乃至全国都市农业现代化先行区”的发展目标,引导各级政府和全社会关注、支持、发展都市农业。

  二是树立先进理念。引导经营主体树立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积极推广应用国家和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全市累计用证主体达2645家。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统筹做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措施到位率100%;新增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2个、省级现代化美丽牧场3家、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3个。

  三是加强政策宣讲在局官网及“广州三农”“广州乡村振兴”等公众号及时发布我市强农惠农文件和政策解读。8月26日,我局李世通书记、局长在广州图书馆羊城学堂作“加快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持续当好全省乡村振兴示范表率”专题讲座,向市民朋友介绍广州“三农”的重要价值、发展路径和美好蓝图。9月22日,举办广州市庆祝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活动,发布强农惠农政策“十大礼包”。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借助新媒体、农展会、民俗节庆等多种渠道,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高政府职能部门、农业企业和广大市民群众对都市农业的认识,打造良好舆论环境。

  二、关于构建长效发展政策机制的建议

  (一)制定都市农业专项政策

  一是用地政策。发布《乡村振兴用地指引》《设施农业用地正负面清单》等文件,规范引导基层政府、村民和涉农企业规范使用乡村振兴用地,助力都市农业产业链发展。

  二是财政政策印发《广州市促进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若干措施》,实施农业龙头企业奖励和农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补助政策。

  三是人才政策。出台《广州市农业农村专业人才职称评价工作方案》,分类建立农业技术人才、农业工程技术人才、乡村工匠专业人才等类别职称评价体系,累计263名乡村工匠获评职称。印发《广州市进一步深化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行动方案(2022-2024年)》,审核入库农村科技特派员超4000名。

  四是金融政策。印发《广州市政策性生猪期货价格保险财政补贴方案(试行)》,创新“保险+期货”财政支持模式,“阶梯式”保费补贴平衡生猪养殖风险。

  (二)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布局

  一是编制印发《广州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围绕发展都市现代农业,结合各区资源禀赋和优势产业,突出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分别规划打造天河农科硅谷、白云“菜篮子”枢纽区、黄埔共同富裕先行区、从化新乡村建设示范区、增城农业现代化示范区、花都临空农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番禺渔业经济引领区、南沙特色种业创新区、荔湾越秀海珠都市农业体验展示区。

  二是编制广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布局规划。为保护利用好有限的农业发展空间资源,我局牵头编制《广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布局规划》。该规划将通过调整优化现代农业产业布局,为农业各产业生产用地规划作出指引,引导各类农业生产合理布局、形成集群优势,建立农业产业用地现状数据库,为提升农业空间化、信息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提供工作基础。

  三是配套制订印发《广州市“菜篮子”“十四五”发展规划》《广州市蔬菜产地市场建设规划》《广州市“菜篮子”专业市场布局规划(2021-2035年)》等规划文件。

  (三)优化配置各项资源要素

  一是构建都市现代农业产业链。建立“链长+链主+链长工作专班”的都市现代农业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推进体系,市级链长、副链长由市领导担任,市农业农村局为牵头单位;6条都市现代农业产业分链的链长由各相关区区长担任。2022年实现产业链总收入达2900亿元,到2023年底有望超3000亿元。

  二是做强六条产业分链。制定优品丝苗米、绿色蔬菜、北回归线荔枝、精品花卉、生态畜禽、现代渔业等6条都市现代农业产业分链方案,描绘分链图谱,建立产业创新体系和平台。其中以广州增城现代农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和广州市和稻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龙头,规划建设优质丝苗米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以广州花卉研究中心和广州市园林生态集团有限公司为龙头,带动花卉生产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以乐禾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昇永农业有限公司、粤旺农业集团有限公司等为龙头,全面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打造“种子+生产+加工+配送+营销”联动的生产经营模式。以从化华隆果菜保鲜有限公司为链主,华南农业大学和省农科院等科研单位为技术支撑,建设一批高质高效的荔枝种植、初加工、精深加工及服务类的知名企业。以越秀集团为生态畜禽产业分链龙头,华南农业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省农业科学院等为技术支撑,推进畜禽产业协调发展,培育集种业、养殖、屠宰销售、辅助支撑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型产业体系。以海大集团为龙头,珠江水产研究所和华南师范大学等科研单位为技术支撑,构建养殖、加工、营销、休闲为一体的水产全产业链。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百千万”工程和广州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的部署,继续完善都市农业各类专项政策,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布局,优化配合各项资源要素,统筹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加快构建形成具有广州特色的乡村产业体系。

  三、关于弹性供给配套设施用地的建议

  (一)多种方式盘活用地存量

  一是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统筹推进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和乡村生态保护修复等任务,以从化区鳌头万亩良田示范项目为例,该项目可整理形成7000亩农田连片规模化利用,盘活22.5亩低效闲置建设用地,可落实都市农业配置建设用地和基础设施用地需求。

  二是加强规划引领,预留用地规模。结合“三区三线”划定,推进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明确市级以上重点项目、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以及区政府认定的重要乡村振兴项目可按程序申请使用预留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可用于保障农业龙头企业相关项目建设用地规模。

  三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拆旧复垦政策,历史上已开展的增减挂钩项目均于2017年及以前完成验收,目前我市增城区正果镇的拆旧复垦项目已完成省级验收,正在推进复垦指标交易和收益分配等工作。

  四是我市积极支持闲置宅基地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进行盘活利用和复合使用,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支持都市农业发展建设。

  (二)保障用地规划弹性管控

  我市积极落实省自然资源厅等部门《关于保障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促进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粤自然资规字〔2022〕1号)要求,明确“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建设用地应符合国家或省规定的用地标准,可以将项目投资、产值、吸纳当地劳动力就业、带动周边农户等准入条件以及用途变更、分割转让限制等要求作为供地条件。”同时,利用农村本地资源发展休闲观光旅游而必须的配套设施建设,可在村庄建设边界外安排少量建设用地,并可按规定使用规划预留建设用地规模。

  (三)优化农地转用审批程序

  一是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农业农村局及各涉农区政府部门,提前梳理项目需求、提前介入审查、积极靠前指导,加快推动项目用地审批工作。结合省土地利用计划政策,鼓励乡村振兴项目使用村集体建设用地,所需农转用指标由省保障,减少征收土地环节,加快办理用地报批。2019年至今,已完成29个乡村振兴项目用地报批,使用新增建设用地指标1430亩。

  二是市在年度土地利用计划中专项安排不少于1000亩用地指标用于乡村振兴项目,由市农业农村局统筹安排给具体项目使用。2023年将42个乡村振兴项目(新增用地指标2228亩)纳入年度土地利用计划中予以统筹保障,加快推进都市农业产业链项目落地,近年已完成白云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交易中心、黄埔区隆平院士港等29个、总面积1499亩的乡村振兴项目用地报批。

  下一步,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政策指导,推进乡村振兴用地共同保障;支持农业龙头企业相关项目用地报批工作,加快项目用地审核,保障项目合理用地需求;筹备建立市级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项目库。

  四、关于打造特色都市农业产业的建议

  (一)拓展放大“农业属性+”

  一是探索立体业态布局。《广州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区域布局中将荔湾、海珠、越秀列为都市农业体验展示区,海珠区协助广州爱农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将瑞宝“城中田”完成改造升级,成功打造成集农业生产、家庭菜园、科普研学、农旅休闲于一体的“一方乐田”都市农园。

  二是多元化发展都市农业业态。近年来,我市大力拓展农业多种功能,促进都市农业业态向多元化发展。目前,从化区入选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名单,增城区入选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全市新增2个镇、4个点获评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单位,累计培育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11个,示范点29个。

  三是构建都市产业农业群。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指导增城区成功创建2023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累计创建2个国家级、23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数量均居全省第二,投入各类资金31.38亿元,主导产业总产值337.73亿元,带动农户14.79万户。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向农业农村部推荐南沙区申报创建国家级广州(南沙)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指导建设南沙区预制菜产业园、从化区农产品加工产业园。

  (二)深化农文旅融合发展

  一是挖掘自然人文资源,以“文”传承创新。积极支持和鼓励七个涉农区推动乡村农文旅跨界融合发展。如增城区新塘镇瓜岭村在成功申报市非遗工作站和国家AAA景区后,持续推动文旅融合,成功在2022年入选广州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优秀案例。

  二是强化节庆活动,以“旅”聚人引流。结合中国农民丰收节、盆景节等节庆活动,打造出领航、绿沃川、七溪地等一批三产融合示范亮点,不断丰富活动形式,持续充实服务内容,与户外运动、自然教育、休闲康养等融合打造优质农业旅游产品。指导增城区积极筹划旅游节庆,通过举办广州乡村美食汇、荔枝文化旅游节、畲族盘瓠王文化节、背阴村高山毛茶文化节等文化节庆活动,推进“旅游+文化”“旅游+节庆”深度融合。

  三是助力打造具有强IP价值的都市农园品牌。以城乡建筑微改造发展“文化+文物建筑”业态,以保护岭南文脉为主旨,升级改造邓村石屋古建筑群、夏街村南粤古驿道沿线和新塘瓜岭村水上清代建筑民居群等文物建筑,赋予文物建筑发展新内涵。正果镇通过发展“艺术经济”“露营经济”“美食经济”,打造以扶持乡村产业为内核的艺术文化创意园云水间人文小镇,积极创建国家A级旅游景区和广州市级美丽乡村建设。

  (三)以科技创新激发产业活力

  一构建产学研融合的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搭建园区与省、市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深度合作平台,推动增城区获批第八批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目前我市省级以上农业科技园区4家(国家级1家、省级3家)。推动广州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与增城区政府签订科技合作框架协议,建立分支机构。依托科创中心农业农村部华南现代生物种业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华南智慧农业公共研发平台、广东省博士工作站等平台提供科技攻关服务。支持建立增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孵化服务平台,建成“华南A谷(增城分园)”,目前入住企业38家。分别促成省科院与当地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10项,签订成果转化项目(含技术咨询)8项;促成与广州市正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共建“专利协同创新与转移转化服务平台”。推进从化区与华南农业大学共建全国农业科技先行县,制定“4+5+9 +20”总体实施方案,建设花卉、荔枝、蛋鸡、玫瑰柑等一批农业生产示范基地和智慧农业试验区。2023年,市级科技计划支持农业科技项目财政支持经费超6000万元。

  二是组织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组织实施荔枝保鲜技术重大技术攻关,实现突破荔枝现有保鲜期,达到常温货架保鲜8天以上、低温物流贮运期40天以上,解决荔枝出口技术瓶颈,助推广州荔枝“全球享”。组织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围绕广州农业领域六大产业,聚焦鲜食玉米、水稻、食用菌、岭南特色果蔬、水产、种猪、特色花卉开展优良品种育种关键技术攻关,支持科技研发项目27项,围绕绿色农业及现代食品技术、数字农业与现代农业装备技术等方向组织科技攻关,加强智慧农业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着力解决在现代农业装备、农业种养殖管理、食品加工包装、食品安全等方面的突出问题。

  三是建立科技创新体系。推进隆平院士港、广州南沙华农渔业研究院等科研平台建设;搭建以生猪育种为核心的大数据服务平台,首创了数字化种猪育种服务体系,数字化种猪育种技术已入选2023年农业主推技术名单;推动39个科研团队分别与22家种业企业开展科企合作。针对我市已获批创建的23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结合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加强在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的深度融合应用。推动种植业生产领域数字化,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新技术,全面监测农田环境和作物生长数据,如从化艾米农场研发5G数字农田系统,建立水稻种植全产业链标准化体系。试点建设智慧渔业生产管理系统,支持广州诚一渔业公司在国内率先引进数字化智慧渔业管理理念和技术,自主研发智能化养殖装备,建立12000亩数字化水产养殖示范基地。推动畜禽养殖信息化应用,制定《广州市规模化现代化畜牧业发展指导意见(2019-2025)》《广州市畜禽养殖业循环发展规划》等,指导现代化智能生猪养殖场建设。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抓好省、市级休闲农业示范单位创建,指导各区加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科普教育等深度融合,打造一批全省乃至全国闻名的休闲农业精品路线。持续开展农业产业发展领域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围绕农业种业、数字农业、现代农业装备、农业种养殖管理等领域开展科研攻关,全力推动农村科技特派员服务和优化特派员服务评价选派机制。

  五、关于加强规范化现代化管理的建议

  一是建立都市现代农业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推进体系。我局于2021年印发《广州市都市现代农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市级链长由陈向新副书记担任,市级副链长由王焕清副市长担任;6条都市现代农业产业分链的链长由各相关区区长担任,副链长由相关区分管领导担任。成立工作专班,市农业农村局主要领导担任专班组长,负责“链长制”工作的综合协调、指导推进、监督考核、宣传报道和信息发布等。

  二是完善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政策。印发《广州市农业龙头企业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分别奖励50万元、30万元,目前,我市已累计培育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5家、省级170家、市级365家,国家级、省级数量均居全省各地市第一。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菜篮子”工程等市级财政补助资金优先向农业龙头企业倾斜。对企业投资建设的项目,按“以奖代补”方式最高补助(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45%。印发《广州市农业产业化贷款贴息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统筹安排农产品稳产保供贷款贴息资金2500万元,共向106家农业龙头企业等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符合条件的贷款进行贴息,撬动银行贷款超过37亿元。

  三是培育壮大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出台《广州市农民合作社市级示范社评定及监测办法》《广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项目财政补助方案》。目前,全市注册登记农民合作社1637家,共创建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14家,省级示范社35家,市级示范社67家;印发《广州市示范家庭农场评定及监测暂行办法》。目前,全市共注册登记家庭农场689家,累计创建省级、市级示范家庭农场分别达38家、64家。

  四是多措并举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印发《广州市农村土地流转财政补助实施方案》,通过强化财政奖补扶持力度、完善仲裁调解体系建设等措施,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截至2022年底,全市农村家庭承包耕地流转占承包耕地面积的67.4%。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统筹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以实施“链长制”为重要抓手,推进“1+6”产业链建设发展,加快相关政策、资金、项目、技术等综合性措施实质性落实落地。

  六、关于强化农业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议

  一是发展农业共享经济。推进建设广州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平台,指导平台联合金融机构成功在南沙区马克村落地我市首家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站,在花都区6镇10村试点选派“金融村官”,实现花都涉农镇全覆盖,多维度强化金融机构和乡村基层的联系纽带机制,促进金融与农业农村深度融合。发挥“粤信融”“信易贷”“中小融”等线上融资平台作用,推广应用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系统,提升涉农小微企业融资对接效率。

  二是建立健全农业金融服务体系。发挥财政支持撬动作用,截至2023年6月末,全市本外币涉农贷款余额3851.64亿元,同比增长20.1%,比各项贷款增速高10个百分点。鼓励金融机构探索拓宽乡村振兴融资方式,指导金融机构开展生猪活体抵质押贷款业务;支持广东股权交易中心广东乡村振兴板建设,引导我市37家农业企业挂牌、展示,入库62家。设立财政出资1亿元的广州市种业发展基金,今年新组建2个子基金,累计设立5个子基金,总规模达4.4亿元,累计投资种业项目12个,涉及广州壹号食品有限公司等3家农业龙头企业,总投资金额超3.78亿元。推广运用广东省农户信用信息系统“农融通”平台,导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4500多家,促成金融机构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融资3.23亿元。

  三是加大涉农资金供给。2023年1-6月,累计向广州地方法人银行发放支农再贷款和支持农林牧渔业的支小再贷款共计12.66亿元,累计向广州7家金融机构发放涉农再贴现资金3.89亿元,惠及各类涉农经营主体400多户。截至2023年6月末,30家合作银行三年来已累计向广州地区投放普惠信用贷款超过1558.32亿元、54万笔,惠及小微市场主体16.3万余户,户均贷款79.2万元,加权平均利率4.93%。推动在白云、番禺、南沙和增城等涉农区设立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为农业企业提供政策性担保服务。推动设立乡村振兴基金,增城区设立全市首只乡村振兴基金,总规模3.76亿元。广州金控集团设立城乡绿色发展基金、乡村振兴基金,发挥股权投资基金、产业引导基金引导撬动作用。2022年我市新增涉农A股上市公司2家(永顺泰、绿亨科技),首发募资资金11.79亿元。全市共有涉农A股上市企业20家,涉农新三板挂牌企业13家。2022年,广州市涉农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总额131.46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政策指导,发挥财政支持撬动作用,强化农村金融政策激励和约束,鼓励更多金融机构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资金支持。

  衷心感谢您对我市都市农业建设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农业农村局

  2023年10月13日

  (联系人:蒋怡,联系电话:86395423)

相关信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