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雁”提能力 乡村增活力
广州连续十年实施“羊城村官上大学”工程 累计招生15614名 毕业人数达10696名
羊城远郊,岭南佳果挂满枝头,村民采摘正忙,一幅乡村振兴的丰收画卷跃然眼前。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关键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
2012年以来,广州把推进“两委”干部在职学历教育作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举措,紧抓不放、一抓到底,持之以恒实施“羊城村官上大学”工程,已累计招生15614名、毕业人数达10696名,村(社区)“两委”干部、党组织书记大专以上学历占比分别由2012年的29%和41%提高到目前的88.26%和91.23%。
十年探索,步履坚定,广州敢为人先,探索出一条提升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能力素质的有效路径,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基层干部队伍和实用人才在田间地头、街头巷尾算账本、谋发展,用实干担当书写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的广州实践。
迈向新征程,广州培养的这批“头雁”正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以排头兵、领头羊、火车头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带领坚强的基层党组织为广州再闯新路、再创新绩、再开新局提供源头活水。
时代出题:
呼唤基层干部下接地气、上接天线
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是基层稳定发展的顶梁柱和主心骨,关系百姓福祉,体现执政水平。在推动事业、谋划发展征程中,基层干部队伍需要下接地气、上接天线。
深入群众、吃苦耐劳,早已经是广州基层党组织干部身上必备的品质,而为了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背景,广州基层干部更需要着力提升自己,与时代同频共振。
2011年村级集中换届后,全市大专以上学历的村“两委”班子成员只有865人,占比11.9%,村干部普遍存在学历层次低、履职能力不强、本领恐慌问题,还有少数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不强,与广州国家中心城市乡村振兴任务要求有较大差距。
看到短板,广州的农村基层干部也有“危机意识”。
“那时村委班子里只有我一个会使用电脑,全村的资料工作只能由我一个人来做,效率就更说不上了。”回想起当年的工作情形,直到今天增城区中新镇霞迳村党支部书记崔妙芝仍记忆犹新,年轻人少,受过高等教育的村干部更少,开展工作无法满足现代化治理的要求。其实这种现象在广州并不是孤例,增城区五联村党支部书记赵文容告诉记者:“市里开展‘羊城村官上大学’前,班子成员里基本上都是高中或者中专毕业,文化水平有限,有时大家难免有心无力。”
增城区五联村探索振兴之道,人均收入在提高
建设一支符合广州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基层带头人队伍,成为广州提升基层党建质量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质量的应有之义,更是增强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能力的迫切需要。
直面问题,是广州的城市性格。敢为人先,是广州的城市精神。2012年,面对时代赋予基层组织建设的新命题,广州开始了一场坚决而又漫长的答题。
提高基层党组织的能力水平,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提高基层党组织干部的知识水平、工作能力。2012年,市委组织部牵头印发了《关于组织实施“羊城村官上大学”工程的通知》,在广州开放大学开设行政管理专业大专班,面向村“两委”干部、村级后备干部、优秀农村党员招生。
2018年,市委组织部制定出台了《关于优化提升“羊城村官上大学”工程的实施方案》,将教育层次由大专向本科学历拓展,教育对象由农村向社区延伸,招生对象放宽至符合报读条件的村(社区)“两委”干部、村级后备干部、优秀党员。
有了过硬本领,才有底气、敢拼搏、勇争先。面对新时期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新理念,广州基层党员干部积极参加“羊城村官上大学”项目,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综合能力水平。从走在全国前列的探索速度到直达基层的覆盖深度,以十年不改初心的态度到实现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高度,“羊城村官上大学”成为广州基层党组织能力全面提升的名片,也为超大城市转变发展方式提供了生动注脚。
广州答题:
十年久久为功,为乡村振兴培养领头雁
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能力,是个系统工作。“羊城村官上大学”工程,靠的就是精准施策、各方协同、久久为功。
市委积极谋篇布局,把推进“羊城村官上大学”工程作为抓基层打基础的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坚持每年听取一次工作开展情况。组织部门主要负责人亲自抓、负总责,将其列为推进“头雁”工程的重点项目,坚持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研究、重点环节亲自协调,每年对推进和优化提升该项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运作实施“一张网”——
四级联动,共谋共建,全覆盖一体化的机制是“羊城村官上大学”工程十年如一日运作的关键。
工程实施以来,形成了“市-区-镇(街)-村(社区)”四级联动机制,即市委组织部牵头每年分春、秋两季摸底掌握实际需求,制定招生计划,印发选送和报名通知;各区委组织部督促指导镇(街)做好学员选送工作,汇总审核选送名单并向校方提交报名材料;各镇(街)具体负责宣传、动员,接受预报名并将名单上报区委组织部;广州开放大学负责审核报名材料,协调各区组织符合条件的基层党员干部办理入学。
因材施教“一盘棋”——
对于这群基层干部而言,上大学学什么?学了到底有没有用?怀揣着村社里的大事小事一箩筐,他们带着摸索更有效解决方法的思考来到课堂里。
如何助力村官们解决更多问题,教学体系的搭建是重点。
在课程安排上,教学团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心内容的理论教育,作为“羊城村官上大学”学历班教学的“第一课程”,课程安排比重不低于总课时的1/3,确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引导基层党员干部自觉学会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实践、解决问题、推动工作。
羊城村官们的课程不但具有时代特色,也兼具地方特色。“十年来,我们也在具体教学中开展各种探索。”广州开放大学乡村振兴学院院长、“羊城村官上大学”工程项目办负责人告诉记者,根据学员情况,广州开放大学用“菜单定制”的方式设置课程,为农村、城市社区不同领域的学员班量身定制差异化的课程表,实现了课程内容与基层干部岗位实际相匹配,让村官学得会,用得上。
规范学风“一把尺”——
紧抓教风学风,严格教学管理。“羊城村官上大学”工程在实施过程中,注重强化学分制管理、自我管理和日常管理,充分激发学员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学历教育实行学分制,专科、本科设立不同的最低毕业学分,学员在规定年限内修满规定的学分,成绩合格,由国家开放大学颁发国家承认的学历毕业证书,教育部给予毕业证书电子注册;本科学员成绩符合要求并通过学位英语考试的,还可申请学位。学员达不到学分要求的则不予毕业,确保教学由“软任务”变成“硬指标”。党建引领增强学习质量和效果。工程通过坚持在学历班成立临时党支部,明确临时党支部书记,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强化纪律意识,既实现学员“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高”的目标,又有力保证教学工作顺利开展。为强化学员的日常管理约束,市委组织部每年对广州开放大学教学情况开展一次评估;各教学点坚持一学期向区委组织部和镇(街)通报学员在校学习情况;各区委组织部、镇(街)与教学点密切沟通联系,及时掌握学员的出勤情况、学习状态、考核成绩和思想动态等情况,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广州开放大学每年对综合表现优秀的学员给予表彰,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激励作用,先后有210多名学员获得“优秀毕业生”“优秀学生干部”称号。
头雁培养“一本账”——
实施“羊城村官上大学”工程以来,广州建立培养起了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村(社区)干部队伍,为2014年、2017年、2021年连续三次实现村级换届平稳有序、风清气正,选出素质提升、结构优化、群众满意的新班子奠定了良好基础。
2021年换届,当选村官大专以上学历水平(占88.26%)、35岁以下年轻干部配比(占34.72%)、女村委会主任比例(占11.71%)、女村委会干部比例 (占32.3%)、“一肩挑”和交叉任职率(分别占100%、97.16%)都出现大幅提升,基层干部队伍整体面貌焕然一新,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战斗力、凝聚力不断增强,有效地把组织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工作启示
“羊城村官上大学”工程有效提升了基层干部的学历水平和整体素质,开辟了基层干部学习培训的有效途径,为破解基层干部知识获取途径不畅难题、打造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提供了有益启示。
启示之一:一张图、一盘棋 确保政策见实效
基层干部素质培养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的工作,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
持之以恒抓落实,久久为功见实效。广州自2012年实施“羊城村官上大学”工程以来,就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态度,将其作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看准了就抓住不放,在推动过程中不断优化提升,11年来,广州不换频道,常抓不懈,一张蓝图干到底,累计组织超过1.5万名基层党员干部参加学历教育。
实践证明,广州用“钉钉子”的精神和“啃硬骨头”的毅力,推动基层干部队伍素质提升,蹚出了一条适合广州基层党员干部实际的能力提升新路子。
启示之二:补一点、减一点 确保村官上得起
组织基层干部参加在职学历教育,学费问题和工学矛盾是亟需解决的痛点和难点,也是推进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点和突破点。
自实施以来,“羊城村官上大学”工程就强化各类保障,为基层干部就学“减负”,解决好基层干部参加学历教育的后顾之忧:通过财政补一点、学校减一点、自己出一点的方式,解决了困扰基层干部的学费问题;通过整合教学资源,安排就近入读、开设网上课程等手段,缓解了基层干部的工学矛盾。
实践证明,整合资源、优化配置,积极创造条件,加大支持保障力度,让基层干部参加学历教育没有了后顾之忧,基层干部可以轻装上阵,放心“充电”。
启示之三:读得懂、学得会 确保收获真本领
广大基层干部的工作环境、年龄层次、知识水平等方面都参差不齐,针对他们的在职学历教育更要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羊城村官上大学”工程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并不一味强调原有学科体系的完整性、系统性,课程设计突出“读得懂、学得会”特点,采取现场教学、案例教学、实地考察、知识竞赛等灵活多样的方式与集中授课有机结合起来,提高课程吸引力,有效激发了学员的兴趣和热情,增强了学习效果。
实践证明,抓好基层干部这一特殊群体的学历教育必须在创新教学方法上下功夫,因材施教,学习必须有针对性,才更容易产生实效,才能让基层干部学到真本领。
启示之四:缺什么、补什么 确保学会就能用
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是基层干部在职学历教育的思路。只有贴近基层实际工作的教学,才能保证基层干部能在工作中充分运用学到的知识。
“羊城村官上大学”工程与基层工作实际紧密结合,在课程内容上精心谋划,把教学重点放在提高执行政策法律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上来,突出“少而精管用”的特点,结合实际需要讲解专业基础理论,重视邀请党政干部和基层党建、乡村治理方面的专家“上讲台”,针对日常工作中的常见问题,重点教授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实践证明,抓好基层干部学历教育必须贴近基层工作需要,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帮助基层干部更好适应新形势下农村、社区基层工作,在工作中掌握主动权。
启示之五:抓日常、抓细节 确保教学有质量
基层干部学历教育不是普通培训,更不是“走过场”。
“羊城村官上大学”工程坚持把抓好教风学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通过强化学分制管理,建立校方与组织部门、镇(街)协调联动机制等方式,规范日常教学管理,帮助学员自觉转变角色、认真参与教学活动,有效保证了教学质量。
实践证明,抓好基层干部学历教育必须高度重视端正教风学风,注重抓日常、抓细节、抓规范、抓约束,确保学员按照教学安排顺利完成学业,并且真正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广州市委党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王超:
“二次创业”再出发
头雁先锋敢闯敢干
“羊城村官上大学”工程,不仅是对夯实基层党建、稳固基层治理“抓什么”的探索和回答,更是为开启事业发展新征程的力量积蓄和人才储备,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是强化领导新优势。无论是破解基层治理难题,还是开拓事业发展空间,都需过硬领导班子的支撑。“羊城村官上大学”工程把推进“两委”干部在职学历教育作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举措,不断提升理想追求、政治素养、道德风尚、专业能力和务实作风,强化过硬领导班子建设,更有利于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
二是塑造功能新形态。“羊城村官上大学”工程由市委组织部牵头组织,形成以组织整合为路向的村级党组织组织力提升模式,通过“两委”干部共同学习、共同研讨、共同交流等教学项目的实施,实现地域相邻、产业相近、村情相似、文化相通的乡村“互助融合”发展,整合推进党组织政治功能、组织功能、社会功能、文化功能和经济功能的发挥,契合了提升乡村治理整体效能的诉求。
三是优化运行新机制。基层党组织运行不能搞“关门主义”“本位主义”,要善于向外学习借力。只有理顺村内村外等关系,才能凝聚合力,进而在顺畅的关系处理中强化本领、拓宽思路、激发潜能。“羊城村官上大学”工程所提供的学习交流平台,更有助于汇聚各方力量、凝聚各方共识,代表好发展好村民群众根本利益,在基层社会中持续巩固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总之,“羊城村官上大学”工程经过十年持续推进,形成了直观展示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广州答卷”的鲜明标识;经过十年共同努力,培育了一支为“二次创业”再出发而敢闯敢干、踔厉奋发的“头雁先锋”,成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州新篇章的生力军和动力源。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