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2009年农业概况
2009年,广州市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关于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实施意见》,积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进一步强化强农惠农政策,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良好形势。
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是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11067元,比上年增长12.6%,连续4年超过两位数增长,并连续两年超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上年的2.58∶1缩小到2.49∶1。其中,通过市财政安排各项农业补贴资金1.4亿元、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0.8亿元、新增农村养老保险2.58亿元等措施,推动农民人均转移性收入达608元,比上年增长50.8%;通过逐步落实留用地指标、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深化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等措施,推动农民人均财产性收入达1812元,增长68.6%。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成为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同时,全年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7.15万人,推动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达6773元,比上年增长8.5%;大力发展“农家乐”、“休闲渔港”等乡村旅游,打造从化田心社、溪头村和增城“小楼人家”等一批乡村旅游新亮点,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大力度扶持北部山区镇发展,促进困难农户收入增长。
都市型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粮食生产稳中有升,蔬菜、花卉、水果、畜禽、水产产量高于上年、质量好于上年。全年全市农业总产值295.62亿元,比上年增长4.2%,主要“菜篮子”产品供给能力增强。累计完成9万公顷农田和0.89万公顷鱼塘的标准化建设,分别达到建设目标任务的94.5%和89.3%。农业机械化加快发展,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57%。全市农村土地流转面积3.6万公顷,占家庭承包经营土地的34.13%。市级农业龙头企业80户,其中国家级8户。涌现花都天生卫康现代化养猪场等一批投资大、档次高的新兴农业企业;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成为广州市首家农业上市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289户,比上年增加191户,覆盖领域不断扩大,合作层次不断提升。南沙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园、从化友生玫瑰产业园被纳入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农业融资渠道拓宽,落实广州市农村商业银行首批授信29亿元。广州亚运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建设通过农业部评估验收,成为中国内地首个无疫区。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暨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年活动,选定48个供亚运食用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快建设农产品标识追溯系统。海洋综合管理不断强化,海洋与渔业自然保护区建设稳步推进。与佛山市、肇庆市签订农业农村合作框架协议,加强与珠三角其他城市的农业农村合作发展。
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至年底,全市有774个行政村进行村容村貌整治建设。市级文明示范村达50个。基本实现300人以上的自然村通水泥路。具备安全通行条件的992个行政村通客车。完成农村危破房改造7853户。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比上年(96.26%)提高1个百分点,新增受益人口5万人。全面启动32个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及245个村的污水收集处理工作,并完成12个村庄的污水处理系统建设。新建农村垃圾压缩站12座,新建、改建农村公厕100多座,农村集中的白云、萝岗、番禺等区基本实现农村生活垃圾统一收运和无害化处理。完成368个新农村绿化和700片“风水林”的恢复改造,建设绿地面积585万平方米。“万村千乡”市场建设覆盖率达100%,提前两年完成省下达的任务。
农民社会保障水平大幅提高。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全面铺开,至年底,全市有33万名农村居民(含被征地农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其中选择不缴费、直接享受每月80元老年生活津贴的有13万人。农村平均低保标准从每人每月220元提高到271元,增幅达23%,达到城市低保平均标准的76.4%,提前3年实现到2012年达到城市70%以上的目标;以低保标准为基础确定的农村五保供养、基本医疗救助、分类救济等其他社会救助水平相应提高。除从化市实行城乡居民统筹医疗保险制度外,其他区(县级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提高到200元以上,住院补偿封顶线提高到5万元以上,部分区(县级市)实行参合农民在村卫生站看病减免收费。至年底,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9.7%,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200元以上;启动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工作,全市累计承保农户30.6万户,承保率51%。
城乡一体化发展迈出坚实步伐。颁发实施《关于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实施意见》及12个配套文件,初步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政策体系;新一轮机构改革着力建立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强化政府部门的城乡统筹职能,初步构建城乡一体的行政管理体制。市本级财政投入涉农资金52.79亿元,公共财政向农村覆盖进一步强化;城乡规划工作不断加强,市、区(县级市)规划管理体制逐步理顺,行政村村庄规划基本完成,城乡规划全覆盖理念进一步强化;中心镇建设加快推进,完成16个中心镇总体性规划编制审查工作,13个中心镇用地规模经省核准,是年各中心镇国内生产总值合计超千亿元,比上年增长20%以上,“两税”收入达79.3亿元,地方可支配财政收入达24.9亿元,中心镇作为城乡一体化发展重要节点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强化。对农民建房、农村土地流转、户籍制度改革、农村金融制度等制约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点难点实行制度创新,取得初步成效。
农村和谐稳定得到加强。以20个行政村作为实验试点,推进农村社区建设。746个村达到省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标准,农村基层民主自治水平显著提升。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难点村”治理工作,完成13个“难点村”的治理任务。全面完成镇、村党组织书记脱产培训。推行“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官”,选聘308名大学生担任村干部。建立城乡党员互助关怀机制,开展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和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活动。农村平安创建向纵深发展,农村治安防控和应急反应体系逐步完善。加强镇(街)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建设,排查化解农村矛盾纠纷,引导农民依法表达合理诉求。加强农民负担监测,确保农民负担不出现反弹。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