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 > 建议提案办理

广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政协十四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1067号提案答复的函

    

  穗农函〔2024〕328号

  广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政协十四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1067号提案答复的函

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

  贵委提出的《关于释放广州农产品出口活力,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第1067号)收悉。感谢贵委对我市“三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市政府高度重视,组织市农业农村局会同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市贸促会、市供销合作总社、南沙区政府、广州海关、黄埔海关等单位进行认真研究办理。经综合各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锚定排头兵、领头羊、火车头标高追求,坚持高起点推进农业对外合作交流,高层次扩大农业对外开放,释放农产品出口活力,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根据广州海关数据,我市农产品出口连续三年保持增长;2024年上半年,累计出口47.01亿元,同比增长13.71%。

  一、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设施农业

  我市把推进现代设施农业建设作为稳产保供、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多措并举加快推进现代设施农业建设,以基础设施现代化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一是完善设施农业支持政策。印发《设施农业用地指引》《关于加强和改进我市设施农业用地管理的通知》,规范设施农业用地管理。2024年上半年,全市新增设施农业用地备案项目94宗、用地面积1903亩。抢抓国家“两新”政策机遇,持续实施好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政策,2024年市财政安排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012万元。全市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加,结构不断优化,全市总动力已达129.75万千瓦。二是培育设施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引导资源要素向引领区和主体聚集,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增城区入选2023年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创新引领区,是广东省唯一入选的区县。培育认定省级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3家。引导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依托各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示范区,示范推广各种先进适用农机装备和机械化技术。三是发展设施农业生产基地。设施种植领域,花都绿沃川自动化蔬菜工厂建成运用智能化种植系统,实现了四季循环复种,自动化流水线作业新模式,产值为传统模式的5倍以上;设施畜牧领域,建成南沙扬翔风行、增城金农、白云金宝、从化北欧农场、壹号蛋鸡产业园等一批现代化畜禽养殖基地;设施渔业领域,截至上半年,全市共有越冬棚面积668.9万平方米,工厂化养殖水体37.3万立方米,池塘推水养殖槽88条,养殖集装箱等69个。

  下一步,我市将以农机农艺融合为突破口,大力推广应用先进适用设施设备,推动物联网、大数据、智能控制、卫星定位等信息技术在农机装备和农机作业服务上的应用,加快推动现代设施农业建设。

  二、关于建设大湾区“菜篮子”国际农产品国际采购交易中心

  我市积极推进“菜篮子”流通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农产品集散能力和应急保障水平。一是加强专业市场布局规划。出台《广州市“菜篮子”专业市场布局规划(2021-2035年)》,提出北部结合白云机场,以大型化、园区化为方向,建设面向广州北部、服务广州全域、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的规模化流通示范区;南部结合南沙港,重点辐射番禺区、南沙区,供港供澳,服务湾区,建设成为华南“菜篮子”产品展示交易区、广州供港供澳“菜篮子”产品流通示范区、辐射区域的全球采购区,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农产品国际采购交易中心打下坚实基础。二是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交易中心建设。交易中心项目已纳入广东省2024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力争2024年底开工建设,内置现代化交易展示中心、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品质监控中心、大数据中心、金融结算中心等板块,以“一个标准供市场”为原则,定位“立足湾区,服务全国,走向世界”,拟构建以广州为枢纽的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及流通体系,实现“买全球,卖全球”。三是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通关(增城)便利区建设。建成集生产、流通、检验、检疫、通关、信息化等要素为一体的“一站式”便利通关服务平台,极大提升了通关效率,提升供港澳“菜篮子”产品通关便利化水平,保障鲜活农产品安全稳定供应港澳地区。

  下一步,我市将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交易中心项目,努力构建以广州为枢纽的大湾区国际化食品流通服务体系,把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打造成为全方位、多维度与国外深化农业领域合作的桥头堡。

  三、关于提升农业科技水平

  我市大力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一是强化科技资金要素保障。2024年,市财政资金投入1200万元,组织开展种业创新和农业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对农业龙头企业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省农业技术推广奖的,由市财政参照省的标准给予同等额度配套奖励。二是开展农业关键技术攻关。围绕现代农业种植、智慧养殖、农产品安全监测以及农田污染治理等领域开展农业基础研究,累计支持涉及农业领域相关项目121项。2023年支持农业科技攻关项目总数181项。荔枝超低温冻眠技术在国际领先,荔枝冷链保鲜技术全国领先;我市首创“数字化种猪育种新技术”填补我国该领域技术空白。目前,广州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74%,位于全国前列。三是促进农技推广服务提质增效。建成由1家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5家区级农技驿站、30家农业技术推广示范基地为主导的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网络。广州市农业科技入户项目成功入选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示范项目。深入实施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农村科技特派员累计开展各类科技下乡服务2515次,为超过350家农业企业、40000人次以上农户提供农业技术指导服务。四是促进农业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建设19个农业(产业)研究院,打造种业成果展示推广、交流交易平台,推动科研成果交易与转化,成功举办中国水产种业博览会、22届广东种博会和25届广州蔬菜新品种展示推广会,每年示范推广良种5000个以上,成为国内种业示范推广和品牌展示最具影响力的地区之一。

  下一步,我市将加快建设广州农业农村科学研究院,加强农技推广机构能力建设,推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试验示范和转化,提升区级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机构的创新服务能力和机构建设,完善我市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体系。

  四、关于培育农产品出口和农业对外合作主体

  我市持续巩固与美国、欧盟、东盟等传统市场的紧密联系,不断拓宽国际合作的朋友圈,让广州味道香飘四海。是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印发实施《广州市促进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若干措施》《广州市农业龙头企业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累计创建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7家、省级200家、市级438家,国家级和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均位列全省第一。二是培育农产品出口示范主体。建成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通关(增城)便利区,76家农业企业在海关备案为出口基地。培育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1家、省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21家。确定127家内外贸一体化试点企业,建立广州市农产品内外贸一体化平台,建立全市内外贸一体化工作机制。启动建设广州(南沙)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三是强化政务服务。推进“海关送政策上门”“一企一策”机制。制定促进农产品外贸高质量发展20条专项措施,“点对点”指导企业建立标准化生产流程,加快农产品企业注册登记备案速度。2023年,完成出口饲料生产加工存放企业20家次、出境竹木草生产加工企业注册登记280家次、出境水果果园注册登记45家次、出境水果包装厂21家次。广泛开展“网上办”“电话办”“邮递办”“预约办”“自主打印”的服务方式,规定全部业务当日办结。2023年全年共签发一般原产地证书109900份,同比增长20%;RCEP原产地证书42318份,同比增长17%;累计帮助广州出口企业减免关税约3.83亿元。

  下一步,我市将重点打造广州(南沙)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继续加强政策指导,做好农产品出口促进服务,支持我市涉农企业“走出去”。

  五、关于建设一批公共冷链物流基础设施

  我市积极推进冷链物流建设,提升农产品保鲜水平,助力农产品上行。一是做好冷链物流设施建设规划布局。出台《广州市交通物流融合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提出引导冷链物流设施向广州空港物流枢纽、广州南沙港物流枢纽、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等特大型、大型物流枢纽集聚,形成“1个中心库+6个产地仓储库+7个销地骨干库”的冷链物流基地。二是积极推动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自2021年实施该项工作以来,我市共获批中央财政扶持资金327万元,支持涉农主体建设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目前,已完成38个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项目建设,新增设施总规模约11721立方米。三是着力将南沙打造为世界级冷链平台枢纽。依托南沙港丰富的物流资源和便利的通关环境,实现进口生鲜水果、冻肉等产品保鲜保质。2023年南沙港集装箱吞吐量达1937万标箱,成为全国最大的榴莲、车厘子进口港,货物从泰国林查班港运至南沙港区仅需4天,车厘子、榴莲等水果集装箱从南沙港区“船边直提”到运抵至市场仅需2小时。同时,南沙拥有全国最大的临港冷链仓库群及综合性冷链物流分拨基地,其中:广州南沙国际物流中心已建成3座冷库,库容达22.7万吨,冷库专用堆场5.46万平方米,可满足162个冷藏箱同时查验,是当前全国最大的临港冷链仓库群及综合性冷链物流分拨基地,可满足货物查验通关过程中不同环境的温度需求。

  下一步,我市将加快预冷、低温分拣加工、冷藏运输、冷库等冷链设施建设,建立覆盖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储存、销售等环节的冷链体系。同时,进一步巩固南沙作为世界级冷链平台枢纽地位,增强广州冷链的全球辐射力和国际影响力。

  六、关于打响本土特优农产品品牌

  我市积极推动品牌农产品走出去,谋求更广阔的海外市场。一是加强我市特色优势农产品的海外宣传推广。举办、参与“榴莲遇到荔枝”、“5G新荔量”荔枝直播活动、“广东‘荔’量、马来飘香”广东荔枝出海启动仪式、马来西亚槟城全球荔枝品鉴会等海内外荔枝宣传活动,聘请侨领和企业家作为荔枝推介大使,扩大广州荔枝的国际影响力。广州荔枝已出口至英国、泰国等20余个国家(地区)。二是组织企业参加国际展会。组织参加2024年新加坡国际食品与饮料展、SIAL西雅国际食品展(上海)等国际展会。承办澜湄果业发展研讨会,同期举办澜湄·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电商对接、澜湄水果汇·预制菜产品进出口贸易推介会等活动,湄公河国家、东盟国家驻华使领馆,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官员以及众多国外和港澳企业代表参加会议。三是策划一系列品牌营销主题活动。连续举办荔枝、年花营销活动,发布广州荔枝赏味图、年花藏宝图,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全媒体宣传矩阵,覆盖国内外媒体,唱响广州荔枝、花卉品牌。举办广州市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以及丝苗米、迟菜心等文化节,在广州博览会设置广州品牌农产品展区,多形式提升我市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美誉度。

  下一步,我市将做好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全国国际食品展览会等展会的筹备工作,充分利用国家级国际性农业展会平台提升我市农业品牌的影响力。同时,探索整体培育打造市级农业区域形象品牌,持续擦亮我市农业品牌底色。

  感谢贵委对我市“三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继续对“三农”工作给予指导。

  广州市农业农村局

  2024年8月23日

  

相关信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