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政协十四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1031号提案答复的函
穗农函〔2024〕311号
广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政协十四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1031号提案答复的函
农工党广州市委员会:
贵委提出的《关于“双碳”目标下打造广州绿色种养循环农业生态产业链的提案》(第1031号)收悉。提案提出的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市政府高度重视,组织我局会同市委金融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和白云、黄埔、花都、番禺、南沙、从化、增城区政府认真研究办理,并于8月2日、7日与贵委进行了沟通交流。经综合相关会办单位意见,现将提案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建立健全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激励约束机制,提升农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对绿色低碳发展认知水平的建议
一是建立农业补贴与农业碳减排挂钩机制。在全省率先实施广州市商品有机肥购置补贴,明确以畜禽养殖废弃物(包括沼液)为主要原料(30%以上)的商品有机肥补贴为450元/吨·亩·年,进一步鼓励商品有机肥生产企业积极提高畜禽养殖废弃物主要原料比例,促进畜禽养殖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有效实现农业补贴与农业碳减排相挂钩。实施商品有机肥购置补贴政策以来,全市累计投入补贴资金近5000万元,推广商品有机肥13.1万吨,有效促进农业生产者采用减肥增效等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二是重点推进从化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建设。争取中央资金扶持2500万元,在从化区重点推进覆盖蛋鸡、生猪、奶牛等主要畜禽粪污资源化处理、种植企业有机肥利用设施设备、有机肥生产企业等项目建设,全面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能力提升,促进粪肥还田,以项目推动农业绿色低碳发展。三是多渠道加快提升农业生产者和农产品消费者对绿色低碳发展的认知水平。以开展科技下乡咨询、农技服务“轻骑兵”乡村行、高素质农民培育等活动为契机,通过田间指导、媒体宣传、网络培训等多种形式,普及农业绿色低碳生产知识、宣传绿色低碳农产品的生态价值,引导农业生产者和农产品消费者树立绿色低碳的生产理念和消费观念。
二、关于大力推进绿色种养循环农业产业的建议
近年来,广州市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构建涵盖粮食、畜禽、水产的绿色低碳种养结合生产模式,推动产业模式生态化、生产链条绿色化。一是推进无废农场和生态农场创建。积极推动广州市“无废城市”农业领域创建工作,建设“无废农场”30家;按照种植、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种养结合等不同类别,培育一批产地绿色、产品优质、产出高效的生态农业市场主体,全市累计获授国家级、省级生态农场各4家。二是深化水产健康绿色养殖模式推广。围绕现代设施渔业发展,重点优化提升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陆基圆池循环水养殖等主要设施养殖模式,成功创建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国家级3家、省级28家。三是持续推动畜禽养殖标准化、生态化发展。重点推进现代化畜禽养殖项目、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巩固提升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打造“楼房集约科学养殖、生态友好绿色低碳、种养结合循环经济”的新发展模式。以工厂化、园区化、产业化、生态化为发展方向,新建成花都越秀农牧、白云金宝、南沙风行扬翔、增城金农、从化北欧农场等猪场以及壹号蛋鸡新村基地、龙聚基地等一批都市型现代化种养循环示范牧场,推进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发展。大力推进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带动畜禽养殖绿色循环发展。目前,全市获得省级以上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称号的畜禽养殖场35个。四是实施“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印发《广州市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实施方案》,通过绿色食品认证预审、证后监管、宣传推广三步走,大力培育我市绿色食品产业,至2023年底,全市累计绿色食品认证产品108个、中绿华夏机构认证的有机产品数3个。五是推广绿色低碳农业新技术。遴选和推介发布了水稻“三控”施肥技术、农业害虫生物防治技术、柑橘主要病虫害绿色精准防控技术和从源头减少生猪养殖氮排放、降低环境污染技术等绿色低碳农业主推技术13项;建立30家农业技术推广示范基地,大力推广水稻节水减肥低碳高产栽培技术等绿色低碳技术,举办种粮大户技术培训班,并在南沙、从化、增城等区设立水稻绿色低碳农业技术示范点。
三、关于加快研究农业减排固碳核算论证体系,促进农业纳入碳交易市场的建议
一是探索构建农产品碳标签体系。积极探索农产品生态价值实现新路径,结合广州特色和本地需求,推动广州科旺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丝苗米)、广州昇永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菜)、广州市创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番石榴)等3家企业开展农产品碳标签试点,并于2022年取得广州市首批农业产品的碳标签评价证书,其中广州科旺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丝苗米)获全国首张农产品碳减量证书,为同类农产品的碳减排树立了标杆。二是探索开发农田林地等碳普惠方法学。支持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做大做强,持续扩大可交易行业和种类,拓宽生态价值实现渠道。三是持续优化绿色金融支持政策。印发《广州市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碳达峰行动实施方案》,支持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建设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平台,推动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结果在金融领域的运用。重点在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绿色期货、绿色保险等方面推动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如交通银行广东省分行发放全国首笔“气候投融资+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
四、关于尽快解决种养循环土地需求的建议
一是强化政策支撑。出台《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广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加强和改进我市设施农业用地管理的通知》(穗规划资源规字〔2023〕6号)《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广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修订印发广州市设施农业用地正负面管理清单的通知》(穗规划资源字〔2023〕6号)等相关政策文件,指导种养循环农业投资建设用地选址按照分类精准、集约节约的原则进行,避让永久基本农田、耕地和林地资源;对于符合按设施农业用地管理的农业项目,按照相关政策规定,办理设施农业用地备案及上图入库手续;对于按建设用地管理的项目,要求选址符合空间规划,并按程序办理建设用地手续,切实做好规划资源支撑等工作。二是统筹年度土地利用计划管理。按照《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广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若干规划用地政策措施(试行)的通知》(穗规划资源字〔2019〕70号)要求,在年度土地利用计划中专项安排不少于1000亩用地指标用于乡村振兴项目。每年积极对接收集各区乡村产业新增建设用地需求,提前介入指导,做实调研和预审查等工作,将乡村产业项目纳入土地利用计划的乡村振兴保障专项,做好项目用地保障。三是引导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市财政每年安排550万元,对符合条件的转出承包地农户及镇、村给予财政奖补。黄埔、花都等区还制定了相应扶持政策,按400-500元每亩的标准给予补助。积极推进试点平台公司收储,如白云区在政府财政补助基础上,发挥区供销社助农优势,成立规模化流转服务平台公司,动员引导农户将承包地委托集体经济组织统一流转至服务平台公司,打造农村“土地超市”,推动农村土地流转融入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建设。以开展农村集体股份合作制改革为契机,将农户承包地折为股权,交由村集体统一上平台对外发包流转经营,收益按照配股比例向农户分配。我市实现全流转的荔湾、海珠、天河以及流转率较高的番禺区均采用此模式。截至2023年底,全市农村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占承包耕地面积近七成。
五、关于破解养殖行业“融资难”的建议
广州市着力构建完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提升金融促进城乡区域协调高质量发展能力。截至2024年4月,全市涉农贷款余额4204.2亿元,同比增长15.07%,以高质量金融服务助力广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百千万工程”。一是建立并完善相关政策标准规范体系。印发实施《广州市关于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广州市金融支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工作方案》《广州市落实<关于金融支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实施方案>任务分工方案》等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专项政策,统筹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赋能“百千万工程”各项工作。推进落实《金融支持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东广清接合片区建设行动方案》,鼓励金融机构拓宽农业农村抵质押融资范围,探索农村信贷方式创新。配合人民银行省分行营管部开展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绩效评价,对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给予补贴,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业农村的信贷支持。二是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支持农业涉农贷款。2024年1至4月末,人民银行省分行营管部累计向广州农商银行发放支农再贷款7.15亿元,惠及各类涉农市场主体257户,涉农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76%;累计向9家在穗金融机构发放涉农再贴现资金2.93亿元,票据直贴加权平均利率为1.85%,较1年期LPR低160个基点。三是强化普惠机制支持。充分发挥普惠机制总额度提升至10亿元的政策支持,纳入我市4家村镇银行,支持地方法人村镇银行增强服务当地普惠业务能力;引入市融资再担保、人保财险和众诚保险共保体,建立政府、银行、担保、保险多方分险机制,提高不良贷款风险损失的补偿比例和补偿效率;将乡村振兴重点领域风险补偿比例提高至65%,强化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支持。截至2024年4月末,普惠机制下30家合作银行机构累计投放普惠贷款2361.2亿元、74.4万笔,惠及我市小微市场主体20.6万余户,户均金额114.1万元,加权平均利率4.76%。其中,7个涉农区业务金额1341.13亿元,占比达63.68%。四是鼓励金融机构开展产品和服务创新。探索开展全市政策性生猪期货价格保险。2024年1月,人保财险广州市分公司、太平洋财险广州市分公司、阳光农险广东分公司三家保险机构组成共保体,与生猪养殖主体签约的2单生猪期货价格保险正式生效,为从化区与增城区2家大型生猪养殖场约1.15万头存栏生猪提供1656万元的价格风险保障,落地市首单生猪“保险+期货”。2024年1至4月,已为4.15万头生猪提供超6000万元的价格风险保障,累计赔付金额逾300万元。交通银行广东省分行推出“饲料快贷”产品,解决饲料下游经销商融资难题。截至目前,在广州地区“饲料快贷”已累计发放超5亿元,服务农户超350户,有效赋能饲料产业链发展,助推禽畜养殖产业发展。
感谢贵委对我市打造广州绿色种养循环农业生态产业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农业农村局
2024年8月15日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