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 > 建议提案办理

广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0242592号建议答复的函

    

  穗农函〔2024〕214号

  广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0242592号建议答复的函

周灿芳代表:

  您提出的《发展广州乡村休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建议》(第20242592号)收悉。我市政府高度重视,由市农业农村局牵头积极组织有关单位认真研究办理,经综合各单位办理意见,并与您座谈交流、实地调研征求意见,现将有关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乡村产业发展主要情况

  一是制规划促发展。印发实施《广州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将都市休闲农业列为我市重点产业,以打造“岭南休闲之都”为目标,以“诗画农业、美丽田园”为主题,进一步打造广州市特色休闲农业品牌,促进休闲农业提档升级。制定印发《广州市新乡村示范带建设工作方案》《广州市新乡村示范带建设发展指引》《广州市新乡村示范带评价标准》等系列配套文件,推动乡村休闲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市创建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2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5条、中国美丽休闲乡村5条、打造“美丽从化温泉生态乡村游休闲精品线”等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线路5条。建设14条特色鲜明、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精品乡村示范带,全面推进休闲农业串点成线、联动发展。2023年休闲农业接待游客约3217万人次,营业收入约63亿元,其中农副产品销售收入约16亿元,从业人数约15万人,带动农户数4.6万户。二是创平台育集群。修订印发《广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园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实现产业平台集群化。新增国家级产业园1个(增城区现代农业产业园),累计创建2个国家级、23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累计投入各类资金超33亿元,带动农户超16万户,主导产业总产值超400亿元,为休闲农业融合一二三产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产业基础。三是多举措扶龙头。印发《广州市促进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若干措施》《广州市农业龙头企业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广州市农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累计培育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5家、省级200家、市级430家,国家级、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均居全省第一。

  四是定标准民宿。制定印发《旅游民宿等级划分与评定》(DB4401/T 21-2019)标准、《广州市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成立旅游民宿评定机构及专家库,奠定我市民宿行业规范化、品质化发展基础。2021年以来,开展广州市红棉星级旅游民宿评定工作3次,评定星级旅游民宿30家(其中红棉三星4家、红棉二星16家、红棉一星10家),累计发放资金补助435万元。五是强金融优服务。印发实施《广州市关于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广州市金融支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工作方案》,引导金融机构支持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建设。推进落实《金融支持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东广清接合片区建设行动方案》,探索农村信贷方式创新。截至2023年末,全市涉农贷款余额4200亿元,增长24%,以高质量金融服务助力广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施与“百千万工程”建设。

  二、主要办理措施

  (一)优化营商环境,大力吸引人才返乡就业创业。降低返乡创业门槛鼓励电商、生活服务平台降低小微企业入驻条件,降低线上运营成本;依托线上平台推进相关行业免费课程培训、直播带货、产品孵化等数字化赋能;对年营业额200万元以上的企业新设或升级门店、数字化建设、中央厨房建设等基础设施软硬件投入等费用予以资金补助。二是优化返乡入户条件。放宽入户条件,在广州市创业或就业的人员,只要拥有本科学历或者中级职称,年龄在40周岁以下,即可申请将户籍迁入广州市;简化申报材料,申请人最少仅需提交“身份材料”、“入户地址材料”和“准入材料”三份材料;优化申报流程,使用“移动端申报+全流程网办”的模式,在手机上即可完成申报,同时,符合有关条件的引进人才,准予其配偶、未成年子女随本人同时迁入广州市户籍。是建立激励机制。补贴设立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站按单个站点不超15万元给予建站金融机构一次性补贴,单个金融机构一个公历年度申请补贴的站点不超过3个,一个公历年度全部站点的补贴总金额不超过300万元;落实“金融村官”金融机构补贴,按照单个村不超过5万元给予一次性补贴,单个金融机构一个公历年度申请补贴的村不超过3个。一个公历年度全部金融机构的补贴总金额不超过150万元;奖励培育乡村住宿餐饮企业支持住宿餐饮经营者个转企、小升规,对于首次纳入限额以上名单的企业给予5万元奖励,2023年奖励花都、从化、增城等乡村住餐小微企业41家。四是拓宽涉农资金渠道。用好货币政策工具,编制发布金融支持“百千万工程”信贷产品汇编,落实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2023年,累计向广州乡村振兴领域发放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共计38.7亿元,惠及各类涉农经营主体超900户,运用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提供激励资金近1.4亿元,支持撬动普惠小微贷款增加1636亿元;强化普惠机制支持,充分发挥普惠机制总额度提升至10亿元的政策支持,2023年新增纳入我市4家村镇银行,8月修订普惠机制,将乡村振兴重点领域风险补偿比例提高至65%,强化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支持;截至2023年末,我市普惠机制下30家合作银行累计投放普惠信用贷款1965.4亿元、66.8万笔,惠及小微市场主体18.8万户,户均贷款金额91万元,加权平均利率4.87%。引导金融机构支持。积极引导金融机构打造“民宿贷”,向从化生态设计小镇、增城森林海、增城瓜岭村等乡村文旅项目建设提供授信支持,截至2023年末投向民宿行业贷款余额1.48亿元,增幅16.82%,有效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发挥地方金融组织作用,推动在白云、番禺、南沙和增城等涉农区设立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强化涉农政策性担保服务,2023年以来银担批量担保业务已为3166家中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提供89.25亿元的融资担保服务。

  (二)强化部门联动,不断健全行业发展引导机制。一是重招商强引领。跨部门合作、市区联动举办多场农业招商引资引智活动,签约投资超百亿元,全力引进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加快农业技术成果在穗落地转化;积极与市商务、市场监管等部门联手推进预制菜精深加工发展,累计培育预制菜加工收入超亿元企业25家;在市直22个委办局共同努力下南沙区成功创建国家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二是强协同促融合。落实国家级、省级“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建设任务,推动“云上花市+传统花市”有机融合,年花销售约4.1亿元,同比增长7%;加大保鲜技术研发和科技攻关,荔枝出口量达4148.3吨,占全省出口量32.4%。三是创模式育人才。通过引“智”,培优高端人才: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国家植物园等科研院校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引进农业优秀人才;成立乡村振兴智囊团,组建现代都市农业博士团,打造高层次人才交流平台;启动“百团千人科技下乡”工程,鼓励引导专业人才服务乡村;实施“乡村工匠”工程,成立专家库,推动特色农业乡村工匠自主评审。通过夯“基”,培育技能人才:2023 年全市培训认定“粤菜师傅”7162 人次、“南粤家政”培训94117人次、农村电商3993人次、乡村工匠7107人次,发放技能提升补贴4.82万人次,其中对农村户籍劳动者发放技能提升补贴2.13万人次,累计发放乡村工匠职业工种补贴1112人次,发放培训资金192.65万元;联合共青团广州市委等单位举办“蜜蜂计划”培训活动,培养新型乡村青年人才;组织推荐66名有意从事涉农电商的家庭农场骨干、农村创新创业人员等参加全省农村电商人才培训班;积极培育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累计3人获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称号;累计推动我市33名农业农村创业者参加“珠江农创”创业领军人才孵化营培训;依托“广东技工”工程,为乡村休闲产业发展培养行业技术技能人才。通过育“品”,打造服务人才:累计开展民宿相关技能培训5期,培训人员超650人次,切实提升民宿服务礼仪与行为规范、客房管理与服务等业务技能;组织星级饭店开展员工服务礼仪与行为规范提升、酒店房务精细化等培训达15期,进一步提升从业者的综合素质。

  (三)压实属地责任,发挥镇村基层组织引领和统筹谋划作用。统筹发展资源,壮大产业优势通过新乡村示范带建设,带上农业产值超过1亿元,撬动社会资本累计投入10多亿元,共融合带动合作社23家参与建设和发展,引进70多家企业进驻,孵化数字艺术企业6家,引进数字农业-集成电路产业营业额达8000万元;充分发挥从都国际论坛、世界生态设计大会、国家版本馆、香港赛马会从化马场等4个国际品牌效应,集聚一批高端温泉酒店和200多家民宿、农家乐,每年举办各类高端会议及重大赛事活动超100场,接待人数超10万人次。是强化组织引领做大产业集群自2021年以来,从化区、增城区积极推进广东岭南荔枝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争取到2021-2023年中央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资金7500万元已分3批次下达,共建设23个项目,已开工项目22个,已完工项目10个,已验收项目7个。

  (四)完善配套设施,夯实乡村休闲产业发展根基。一是强化政策支持。印发《乡村振兴用地指引》《关于加强自然资源要素保障助力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通知》《广州市村庄道路规划技术指引》《广州市村庄风貌提升与微改造设计指引》《广州市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分类配置指引(试行)》等系列文件,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分级构建配置体系。二是提供资金补助。下达包括农产品稳产保供贷款贴息项目(2024年预算1,500万元)、农业固定资产补助(2024年预算安排730.97万元)、农业龙头企业奖励(2024年预算900万元)等资金补助,支持广州乡村产业发展。三是优化硬件配套设施。完善“路”的升级。压实农村公路建设养护主体责任,全力推进“四好农村路”提档升级,2023年完成农村公路新改建112.56km,美丽农村路建设122.98km;新建或翻新道路标线16万㎡,安装或更换交通标志牌1200座;完成从化区Y644乌石大桥拆除重建,以及白云区X281钟落潭桥,增城区CB29水口村桥一、CZ24樟洞坑桥,从化区Y566宣星桥、X308丁坑桥、象新桥维修加固;完成农村公路次差路整治186km。推进广州市旅游文化特色村标识标牌和导览导视系统建设,完成17条广州市旅游文化特色村导览导视系统建设任务。加大“建”的力度深入实施“1+9+3”乡村建设行动,持续整治提升人居环境,94%以上行政村可达省定美丽宜居村标准,从化区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增城区获2023年全国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督查激励。提升“居”的品质启动实施“新乡村示范带+”工程,推进57个典型村选树培育和“7+7”条示范带建设,带动乡村风貌全域提质提升,实现“一带一韵一特色”。四是提升服务水平。构建穗农云(都市农业智慧地图)数据平台,持续完善和推广穗农云公众服务系统(“广州农园”小程序)、菜篮子供应链信息监测与产销对接系统、菜篮子供穗农产品质量监管系统,向市民、农业生产者等提供休闲文旅、产销对接、质量溯源等服务,及时研究游客网上评价和投诉等信息,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五)关于“调整归口管理部门,健全行业发展引导机制”问题。一是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和《广州市机构改革方案》,明确了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职责:“研究拟订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人才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推动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对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市场经营进行行业监管,推进旅行社、旅游饭店和旅游景区的规划发展,依法规范文化、广电和旅游市场”。与休闲产业相关的文旅活动、旅游人才培训、民宿监管均由其归口管辖,并与国家、省的相关部门保持职能垂直对应。如我市将相关工作的管理分割成城镇与乡村两块,分别由不同部门管理,会造成多头管理、职能重叠、职能不对应的问题,此外,城郊结合部和城中村的相关工作也会出现管辖边界模糊、职能不清的新问题。二是文化广电旅游部门对文化旅游资源、专业人才、资金资源情况掌握比较丰富和全面,可以更好地将其引导到乡村为乡村休闲产业发展助力,同时,乡村振兴是政府各相关部门的共同职责,包括文化广电旅游部门在内的各相关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职能应积极向农村延伸,共同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因此,建议相关职能维持原有主管部门分工,部门之间依据职责共同支持乡村休闲产业的发展。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我市将贯彻落实省委“百千万工程”部署要求,按照“精准务实培育乡村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要求,进一步推动休闲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一是健全返乡创业服务机制,为返乡创业提供强有力服务保障,更好地发挥乡村休闲产业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二是优化休闲农业发展标准,加强广州市休闲农业建设和管理标准制定,全面提升休闲农业产品品质和服务质量。加大乡村产业信贷支持,发挥普惠贷款风险补偿机制作用,加快研究制定乡村振兴重点支持企业名单,积极落实补偿比例政策。四是强化等级民宿评定,优化标准制定,鼓励民宿申报广州市红棉、广东省乡村民宿、国家级旅游民宿等参评工作。五是打造民宿产业品牌集群。坚持差异化发展,在重点发展区域培育打造一批示范作用好、市场评价高、带动能力强的高品质乡村旅游住宿示范单位,形成具有一流竞争力的乡村民宿产业品牌集群。六是完善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加快农村公路路网提档升级,强化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农村公路+乡村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更好服务“百千万工程”实施。

  衷心感谢您对我市乡村休闲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农业农村局

  2024年5月27日

  

相关信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