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 > 建议提案办理

广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政协十四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2147号提案答复的函

    

  穗农函〔2023〕294号

  广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政协十四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2147号提案答复的函

林豪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广州市观赏鱼产业发展的建议》(第2147号)提案收悉。我市政府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税务局、广州海关、黄埔海关等单位共同研究办理,并与您赴荔湾西塱、百艺城、南沙大岗等地开展多次专题调研和座谈交流。经综合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广州观赏鱼产业发展现状

  广州是全国观赏鱼产业发展最早的地区,90年代最辉煌时进出口交易曾占全国95%以上,目前依然是全国最大、全球第二的观赏鱼生产和贸易中心。观赏鱼产业是广州市现代渔业的传统特色产业,是广州渔业产业发展的亮点。

  一是观赏鱼产量保持增长。观赏鱼产业发展投资小、占地少、收益大、生产周期短,具有低收入、高回报的特点。2020年以来,尽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市观赏鱼生产依然保持快速发展。据统计,2020、2021、2022年广州市观赏鱼养殖产量分别为8577、9614、10771万条,同比分别增长24.5%、12.1%、12.0%;产值分别为4.3、4.8、5.4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24.5%、11.2%、12.5%。

  二是观赏鱼养殖规模庞大。2020年底,全市摸查观赏鱼规模养殖单位或个体约为150家(新一轮调研摸查正在开展),大部分在荔湾区,其他分布在南沙、番禺、花都、白云、从化、增城和黄埔等区域。据初步调研估测,全市小型观赏鱼养殖个体户有数千个,分散在全市各行政区域。观赏鱼养殖已成为广州市渔业发展、乡村振兴、休闲文化的一张重要名片。

  三是观赏鱼养殖品种繁多。我市养殖的观赏鱼品种主要包括锦鲤、龙鱼、胭脂鱼、大宗热带鱼和大型淡水观赏鱼等,不少品种在全国乃至全球均有较强影响力。其中,广州市一帆水产有限公司被评为省级胭脂鱼良种场,是国内胭脂鱼苗种的主要供应基地;南沙区青青自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被认定为国家淡水水产种质资源库珠江分库观赏鱼种质资源合作基地,专注于热带观赏鱼研究开发,目前有210个生产品种,其中27个品种(细分市场品种)产销量全国第一,15个品种产销量全球第一。

  四是产业传统历史悠久。广州观赏鱼产业是广州商业经济发达、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文脉传承的体现。世界最早的观赏鱼--金鱼,其中一个重要品系(珍珠鳞)诞生于广州,金鱼在400年前被欧洲商人从广州带到荷兰、英国等地,开启了向全世界传播旅程。广州曾在中国大陆率先引进锦鲤、金龙鱼、神仙鱼、鹦鹉鱼等品种,众多境外观赏鱼品种以广州为起点“游”向全国各地。

  五是集散中心地位稳固。荔湾区曾有全国第一条观赏鱼街。荔湾花地湾越和花鸟虫鱼市场是历史上中国最大的观赏鱼市场,2020年10月全面撤场、正式结业。2018年,广州百艺城整体承接花地湾花鸟鱼虫产业搬迁,着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乃至中国最大、最领先的花鸟鱼虫新市场。

  二、广州促进观赏鱼产业发展的相关措施

  (一)加强引导,推动观赏鱼产业发展

  发挥观赏鱼行业商协会优势,积极开展政策宣传,组织专业比赛和促进消费等活动带旺市场人气,擦亮荔湾观赏鱼专业市场和广州观赏鱼产业名片,提升业内知名度和影响力,有效调动各商户和社会资本参与专业市场提质升级工作积极性。2020年12月,广州世界观赏鱼珍品大观在广州海心沙开幕,广州观赏鱼成为广州乡村振兴的盛大名牌。同期举办的广州首届中国金鱼大赛和首届中国孔雀鱼大赛轰动全国,充分展示了中国观赏鱼的广州地位。

  (二)拓宽渠道,促进产品销售

  推动观赏鱼专业市场电商发展,支持观赏鱼市场利用直播电商拓展销售新渠道。一是荔湾区2023年出台促进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十八条措施,在企业落户、发展成长、品牌培育、优秀主播、电商人才等方面给予支持,优化电子商务发展,创造良好营商环境,推动观赏鱼产业聚集、产业培育与产业创新,增强观赏鱼产业链的韧性,提升观赏鱼线上销售发展。二是组织举办网上年货节、双品网购节、直播电商节及夏日网购节等多个大型消费节庆,设有乡村振兴专场,通过平台流量和头部主播赋能,拓宽包括观赏鱼养殖企业在内的销售渠道实现业态升级。三是开展对口人才技能培训,首创“广州电商云课堂”公益培训模式,邀请电商头部专家传授农产品直播带货实操经验,针对我市花卉、水果、渔业等特色产业集群,推动开展从业人员数字化培训。

  (三)加强服务,优化观赏鱼营商环境

  一是提升观赏鱼企业开办便利度,搭建全市开办企业一网通平台。全市1256家银行网点免费为申请人提供代办(开办)企业服务,并开放了含“观赏鱼”“水族用品”等名称申报及变更系统,助力观赏鱼企业发展。二是培育观赏鱼产业龙头企业。印发《广州市促进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若干措施》,加强对人才、科技、金融、用地等方面支持,进一步促进我市农业龙头企业高质量发展,累计培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71家,从事观赏鱼产业的农业龙头企业6家。2022年,认定首家广州观赏鱼市级水产良种场。三是建立进出口“特殊渠道”。在目的地隔离检疫环节,推广“在线预约通关”“实地+移动远程监管”模式,企业可足不出户配合海关完成线上监管作业手续。2022年,广州海关累计监管进口观赏水生动物3千余批,新增注册登记出境水生动物养殖场9家,支持观赏鱼出口到东南亚、北美及欧洲等多个国家,促进观赏鱼市场健康发展。四是依法减免相关征税,依法依规对从事农、林、牧、渔业的企业或个人相关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车船税等采取减免政策,辅导企业正确核算、及时申报、准确享受,持续高效落实系列支持涉渔产业发展税费优惠政策和服务举措。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广州市将以观赏鱼为现代渔业的特色产业之一,加快推进产业发展,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明确特色定位,做好观赏鱼产业发展规划

  观赏鱼产业是渔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点,广州市高度重视观赏鱼产业工作,在市农业农村局成立观赏鱼产业专班,组织开展覆盖观赏鱼产业的各环节、全链条系列调研活动,尽快摸清观赏鱼养殖底数,明确产业发展定位,探索突破产业发展制约瓶颈问题,启动编制广州市观赏鱼产业发展规划,实行多区域、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产业链发展模式。

  (二)坚持科技引领,制定观赏鱼产业系列标准

  充分发挥广州渔业科技中心优势,结合全国观赏鱼标准委员会(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等科研力量,开展观赏鱼产业体系技术研究和应用,制定全产业链系列标准,掌握自主知识产权。通过引进、借鉴和创新运用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选育种技术,开发“新、奇、特、稀、珍”观赏鱼品种;制定和实施观赏鱼养殖及质量标准,实现观赏鱼生产从专业化向标准化转变。

  (三)聚焦核心种业,谋划建设观赏鱼产业园区

  推动南沙区创建全省首个省级观赏鱼产业园。结合“南沙方案”,重点支持广州南沙华南渔业研究院等在穗科研力量,不断开发观赏鱼新产品,满足市场多层次、多样化需求;重点支持优势、大宗的观赏鱼品种育种和苗种生产技术研发,打造优势品种,建立多个观赏鱼种质资源圃和优质观赏鱼种质保存和提纯复壮体系,开展基因研发工程,整合优良性状,形成市场化标准化新品种;重点支持观赏鱼产业设施化工厂建设和观赏鱼种业发展,引导水产养殖苗种企业和省、市级水产良种场整合科研力量,发挥优势,研发重点品种,进一步培育观赏鱼科技人才及高新龙头企业。

  (四)强化贸易优势,做好进出口源头服务

  强化广州观赏鱼国际转口贸易优势地位。针对入境观赏水生动物品种繁多、来源复杂、检疫风险较高等情况,优化活体水生动物出入境流程,落实入境观赏水生动物检疫审批许可制度和各项检验检疫措施,开展疫病监测和隔离检疫监管服务,推动农业农村、海关、交通运输、市场监督管理等多部门协作,进一步打造广州全国水生动物进出口示范标准。通过抓好源头服务,推进解决观赏鱼进出口产业在通关、检疫方面手续多、耗时较长,对运输成活率造成影响的问题。同时,打造和培育一批效率高、周转快的示范出入境动物隔离检疫场和观赏鱼进出口培育场。强化境外动物疫情信息收集和风险预警,在“管得住”的前提下“通得快”,协助向境外官方推荐出境水生动物注册养殖场,促进观赏鱼“引进来”“游出去”。

  (五)推进产业发展,扩大网络销售市场

  支持鼓励观赏鱼企业在广州做大做优做强,在招商引资中注重推介广州观赏鱼市场综合优势,对内培育、对外引进观赏鱼产业头部企业,发挥头部企业示范带动作用。鼓励和支持我市观赏鱼养殖者建立合作社。通过电商基地建设、强化直播电商赋能、促进电商人才体系建设、推动制定全国观赏鱼电商销售流通标准和品牌等系列措施,支持观赏鱼电商发展。开展水族科普、水族家政等新业态标准体系建设。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提升观赏鱼附加值,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强观赏鱼行业组织与管理,开展广州观赏鱼知名品牌创建,提高广州观赏鱼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六)重视科普展览,打造产业文化品牌

  加大观赏鱼知识科普教育和文化宣传,延长观赏鱼产业链、拓展观赏鱼产业发展空间。加大对观赏鱼产业相关展览、评鉴、论坛、技术推广、科普等方面的支持,打造专业赛事举办平台,拓展观赏鱼文化产业,擦亮广州观赏鱼名牌。开展观赏鱼科普知识进社区、进校园,提高学生和市民对观赏鱼的鉴赏能力,大力开拓观赏鱼潜在市场。鼓励发展体验式产业模式,培育观赏鱼产业与休闲、旅游、观光相结合,多产融合的文化和品牌。

  衷心感谢您对我市观赏鱼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农业农村局

  2023年8月22日

  (联系人:蒋天宝,联系电话:86377147)

相关信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