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 > 建议提案办理

广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0232436号建议答复的函

    

  穗农函〔2023〕222号

  广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0232436号建议答复的函

潘翠玲等代表:

  你们在市第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引导粤菜预制菜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20232436 )收悉。市政府高度重视,协调组织市委宣传部,市工信局、商务局、国资委、市场监管局等单位进行了认真研究,并于4月26日与您进行了座谈交流,认为该建议具有重要意义和产业发展前瞻性。经综合各单位意见,现将有关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预制菜产业背景情况

  预制菜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是推进“菜篮子”工程提质增效的新业态,是“接二连三”的增收新渠道,对促进创业就业、消费升级和乡村产业振兴具有积极意义。预制菜市场前景广阔,从产业链看,预制菜行业上游主要是蔬菜水果等种植业和畜禽、水产养殖业等农业企业,中游主要是食品加工制造企业,下游则面向广大的餐饮企业和消费者,产业链条长、涉及面很广。

  近年来,我国预制菜产业发展迅猛,预制菜发展成为餐饮消费升级的新引擎,尤其是广东省加大了推动预制菜健康稳定发展力度,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助力预制菜产业发展。2022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加快推进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粤府办〔2022〕10号),提出要加快建设在全国乃至全球有影响力的预制菜产业高地,推动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二、我市预制菜产业发展概况

  据初步摸底调查显示,2022年全市约有预制菜企业两百余家,预制菜加工收入近百亿元,同比增长约11%,企业用工需求稳步增长,从业人员超过2万人,同比增长约3%。产出产品以预制净菜、即热预制菜为主,产量占比合计超九成;预制菜加工企业建设自主品牌和创新研发的意识持续提升,六成左右的企业拥有自主品牌,近七成企业有研发投入;超市及便利店、餐厅酒店等成为预制菜生产企业首要的供给对象,对企业销售贡献度最高。

  全市涌现了一批预制菜重点企业,加工收入1亿元及以上的重点企业有二十余家,持续发挥行业引领作用,对预制菜生产线投资力度持续扩大,并逐步提高产业供应链服务保障水平;同时,促进预制菜科研成果转化落地,积极参与粤菜预制菜标准制定和品牌宣传建设,有力推动了产业结构提质增效。

  目前情况看,我市预制菜行业稳定快速增长,企业发展态势良好,上中下游产业链条比较完整,广州作为全国知名的粤菜首府、美食之都,拥有发展预制菜产业的良好基础,加上具有产业生态、农业资源、交通区位、物流体系等优势,市场前景广阔,发展预制菜产业正当其时。

  三、我市发展预制菜产业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我市将预制菜产业发展作为全面推进现乡村产业振兴的重点工作之一,有关生产企业纳入了稳产保供企业目录,采取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的方式加快发展,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政策支持,以产业园建设带动产业链发展

  市级财政补助5000万元支持从化区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建设,开展农产品加工科技研发与中试服务平台,推动果蔬智能保鲜分选、鲜果自动分选打包、熟食制品精深加工、品牌宣传等十多个项目建设,全方位提升从化区农产品加工能力上新台阶。指导南沙区出台《关于支持南沙区预制菜产业园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16条扶持政策;南沙区财政补助5000万元支持预制菜产业园建设,立足“推进全产业链覆盖、加大科研开发、深化菜品加工、扩大进出口贸易、开拓休闲文旅游”的五位一体发展战略,打造“生产+加工+品牌+贸易+科技+金融”全产业链,围绕预制菜进出口贸易全过程的关键节点和瓶颈问题,总体规划了“一带(预制菜产业聚集示范带)、两核(预制菜国际贸易加工核、预制菜国内贸易加工核)、三心(全球预制菜产业科技研发中心、全球预制菜产业数字品牌中心、全球预制菜产业贸易投资中心)”的建设目标,并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二)加强宣传推广,打造鲜明广府特色预制菜品牌

  从重点企业看,如粤旺集团的“酸笋鸭”、广州鹰金钱食品集团的“鹰金钱罐头”、广州半岛食品的“半岛乐厨”、广州江丰实业的“卓味”和“江村黄”、广州酒家利口福的“利口福”和“秋之风”等,都是新近创立的具有广州典型本土特色的粤菜预制菜知名品牌,或者是历史悠久、早已享誉内外的广州特色预制菜著名品牌。各预制菜生产企业近年来均积极开展预制菜线上线下营销活动,加强我市预制菜品牌宣传推广,积极擦亮“食在广州”名片。充分运用星级酒店的品牌影响力,通过餐厅门店、外卖、网络直播销售等渠道开展多样化营销推广,实现门店体验品鉴、网络商城、直播外卖等多种方式高效直销(营销)。政府主管部门也大力支持品牌预制菜企业广泛参与国际预制菜产业大会、农产品博览会、国际美食节等各类展会、促销等活动,强化宣传推广,全力打造我市广府特色预制菜品牌。

  (三)加强人才培养,实施“粤菜师傅”工程羊城行动

  积极支持相关院校开展预制菜行业人才培养,市属多所高校开设了预制菜相关培训专业,培养了一大批营养指导、食品卫生监督检验、生产和质量管理的技术技能及综合管理复合型人才。坚持把预制菜产业人才培养纳入“粤菜师傅”工程羊城行动,加快提升“粤菜师傅”培训基地、大师工作室建设水平和培养能力;并再次培育认定第四批2个市级“粤菜师傅”培训基地和6个培训室,全年培训认定“粤菜师傅”12056 人次;开展星级“粤菜师傅”认定活动,其中由省三项办评审认定的“五星、四星粤菜名厨”中,广州市有12人获评“五星名厨”;努力打通“粤菜师傅”培育瓶颈,推荐了4名“粤菜师傅”获评乡村工匠烹饪专业正高级工程师。

  (四)加强质量监管,构建可追溯的预制菜生产体系

  省市场监管、农业农村、商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健康和供销等六部门正在组织开展以“高标准好品质,粤预制粤滋味”为主题的预制菜全产业链标准化试点工作,推进预制菜全产业链融合化、全流程标准化、全环节品质化,加快构建预制菜从田头到餐桌的标准体系。我市迅速强化落实,大力加强农产品供应预制菜源头检测追溯及预制菜产品全产业链质量安全监管,推动广州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关键技术平台建设,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信息技术水平和农产品智能感知与品质控制等重点实验室农产品加工领域研发能力,全面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和工作措施,确保预制菜产品原材料生产供给和产品生产销售的质量安全。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结合你们提出的三点工作建议和我市实际,经研究,我局下一步将会同各有关部门及各区人民政府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进一步筹划制定完善预制菜产业扶持政策。指导南沙区完善预制菜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资金使用方案,印发《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南沙新区片区创新预制菜数字化发展工作方案》,发挥全球溯源体系优势,以数字赋能产业,打通预制菜产业链企业和监管部门间的数据壁垒。积极筹建广州南沙自贸区预制菜产业协会,充分发挥金融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联盟建设的作用,帮助各餐饮企业对接连锁发展资金需求。大力支持以市属国企老字号、重点农业龙头企业为牵头实施主体,加快建设完善预制菜全产业链,谋划制定完善市级扶持政策,支持推动我市预制菜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二)积极推动对接省预制菜基础性地方标准。当前,在预制菜领域尚无权威统一的定义,具体分类也五花八门。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充分发挥标准化的基础性、引领性作用,在全国率先立项制定《预制菜术语及分类要求》《粤菜预制菜包装标识通用要求》《预制菜冷链配送规范》《预制菜感官评价规范》《预制菜产业园建设指南》等5项预制菜地方性标准,直击产业发展的难点痛点。接下来,我市将参照省上述关键性标准,加强与省市场监管局等上级部门沟通对接,争取最大理解支持,力争在保持传统粤菜好风味的基础上,持续高效整合全产业链优势资源,以高水平的标准化引领预制菜产业和企业高质量发展。

  (三)充分挖掘利用“食在广州”优势品牌文化资源。在海丝博览会举办期间,开展推广预制菜相关宣传品鉴活动,鼓励餐饮预制菜产品积极参与广州国际美食节及各类大型展览展销活动,推动以预制菜为代表的精深加工农产品产业、企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培育发展我市的预制菜产业,不断扩大广州粤菜国际知名度,提升“食在广州”知名度和美誉度。从全市层面统筹安排开展特色采访推介活动,通过组织各种媒体对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龙头企业、预制菜食品加工企业等进行采访报道,多渠道、多形式做好预制菜产业的宣传推介工作,让社会大众充分了解广州特色预制菜产品和品牌。

  衷心感谢你们对我市粤菜预制菜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你们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农业农村局

  2023年5月26日

  (联系人:李睿,电话:31922106)

相关信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