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 > 建议提案办理

广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第20222444号建议答复的函

    

  穗农函〔2022〕297号

  广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第20222444号建议答复的函

程钢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抢占预制菜产业“芯片设计”与“要素交易”制高点的建议》收悉。十分感谢您对我市预制菜产业发展的关心与支持。收到该建议后,我市高度重视、多次与您电话沟通联系,并于5月25日进行专题座谈。市农业农村局主动作为,就我市预制菜产业的发展与省农业农村厅预制菜专班、南方农村报等进行交流,深入调研南沙预制菜产业园、江南果菜批发市场、乐和食品集团等预制菜生产、加工、销售企业,了解行业发展实际情况,收集综合市科技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商务局、文化广电旅游局、市场监管局等单位会办意见,结合我市工作实际,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产业发展现状

  2021年11月,省农业农村厅召开全省预制菜产业大会,省领导作出了大力发展预制菜产业的工作部署。我市高度重视,提早布置,为全面了解和掌握我市预制菜产业现状,谋划和推进我市预制菜产业发展,今年2月,组织各区农业农村局会同有关部门对全市从事预制菜生产经营的企业开展摸查。结果显示,我市预制菜产业已具备一定规模和基础,相关生产企业主要是食品加工企业和少数农业企业。据不完全统计,我市现有预制菜生产企业34家,年产量约12.2万吨,年产值约39.2亿元,产品基本以内销为主,主要集聚在南沙、番禺、增城、从化区。其中生产规模较大的企业有广州酒家利口福食品公司、钱大妈、甘棠明善食品公司、绿成餐饮公司等。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我市预制菜产业发展还处于初步阶段,行业基础亟待夯实,一些行业难点和痛点需要解决。如缺乏行业标准、生产环节存在代工现象、质量安全风险隐患突出、生产技术有待突破、部分菜品难以复原口感、市场渗透率偏低等。鉴于此,为贯彻落实省政府有关加快推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部署,结合我市实际,将采取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的方式,从以下几方面发力:

  (一)发挥政府引领作用,助推产业加快发展

  1.开展预制菜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围绕生鲜冷冻锁鲜、果菜低温保鲜、食品常温储存、生鲜冷链物流、果菜采前防护和采后保鲜等领域,我市大力支持在穗高校、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业开展生鲜农产品冷链装置、冷藏箱恒温恒湿低氧控制、纯电动冷链物流配送、智能冷链物流、净菜品质控制与物流保鲜、农产品冰浆冷却保鲜、鲜切果菜保鲜储运、保鲜食品加工及高效制冰设备等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共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29项。通过项目实施,创造了一批智能生鲜冷链物流车、高效制冰机、果菜保鲜防护剂等冷链保鲜装备或产品,集成了一批生鲜气调保鲜、微生物源保鲜、多糖仿角质保鲜、高速冷却等领域共性关键技术,促进了产品升级和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同时,加强指导相关智能装备企业加大预制菜相关生产与包装运输装备研发力度,助推预制菜行业高质量发展。目前,我市拥有智能装备产业企业超3000家,规模产值超1000亿元,集聚了一批掌握核心技术、专注于细分领域的智能装备行业领先企业和相关国家检验检测机构于公共服务平台,拥有达意隆、浩胜、玺明等食品和包装装备生产企业。

  2.加强产业技术基础研究。支持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广东燕塘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赛信冷链冷藏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开展气调保鲜技术、保鲜剂“零接触”式保鲜技术、净菜品质控制、水产品冰温保鲜、农产品保鲜剂等预制菜产业冷链冷藏和保鲜领域的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发挥在穗高校、科研院所聚集效应,结合广州坐拥众多烹饪大师、粤菜师傅、广府菜品等优势,探索成立广州市预制菜复烹还原技术研究院,专门培育从事预制菜生产经营人才、研发预制菜优质菜品、研究预制菜二次烹饪技术、制定预制菜二次烹饪(复原)标准,为广州乃至全省预制菜产业发展提供广州标准。

  3.强化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市农业农村局牵头联合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交通运输、商务、市场监管等多个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相互协作,建立预制菜从田头到餐桌的系列安全工作机制,研判预制菜的风险点,推动以田头(塘头)智慧小站等为载体,实现预制菜专供农产品源头检测追溯以及预制菜产品全产业链质量安全监管,全面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确保预制菜产品质量安全。

  (二)引导企业积极参与,促进产业优化提升

  1.推进农产品食品化工程。5月31日,南沙区预制菜产业园正式获批创建2022年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我市加快从化区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南沙区预制菜产业园等建设,集聚资源打造预制菜产业发展平台。扶持以“菜篮子”产品预加工为核心,牵引上游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下游餐饮及配套产业发展,着力构建上下游产业互联、专业分工明晰、产销及配套企业相对集中的食品加工园区。

  2.鼓励餐饮企业优化升级。制定《广州市促进住宿餐饮业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加大财政、宣传支持力度,优化政务服务。近3年累计安排专项扶持资金2000多万元,支持餐饮企业新设门店、拓展产业链、开展行业宣传等,提升传统餐饮业竞争力。指导有条件的品牌餐饮企业通过兼并、收购、参股、控股等形式,组建大型餐饮企业集团,广州酒家、九毛九等本地优质餐饮企业先后上市,陶陶居资源整合至广州酒家,通过后期上市混改和资本运作,较好提升了老字号声誉、集聚未来发展资本实力。培育了一批骨干企业和一批涵盖生产、冷链、仓储、流通、营销、进出口以及装备生产等环节的预制菜示范企业,指导有条件的品牌餐饮企业和星级酒店及其餐饮部门参与到预制菜生产过程中去。

  3.大力发展连锁经营、产业经营。组织跨行业对接、投资促进等活动,鼓励企业扩大餐饮市场份额。2021年全市住宿餐饮业实有市场主体21.8万户,同比增长8.23%。鼓励百胜、品道、耀华集团等有条件的餐饮企业发展食品、预制品、零售百货,探索“堂食+外卖+新零售”全渠道销售方式,拓展餐饮成品、半成品等零售化消费,支持广东省餐饮协会连续12年举办中国(广州)酒店餐饮业博览会,打通餐饮上下游产业销售链条。

  4.引导餐饮业企业数字化升级。加强与美团、阿里本地生活合作,推动餐饮企业开展线上促销,用好平台公域留量,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全市近80%的餐饮商户通过美团、饿了么等平台开展外卖服务,外卖收入占餐费总收入20%左右。2021年全市线上住宿餐饮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餐费收入同比增长32.8%,两年平均增长31.2%。组织行业协会、餐饮电商平台等单位对餐饮企业数字化经营进行辅导和资金扶持,推动实现产业链管理数字化、营销数字化、消费者管理数字化等。

  (三)打造本地预制菜品牌,发挥市场聚集效应

  1.打响一批本地预制菜品牌。推进预制菜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突出粤菜特色,打好产业、市场、科技、文化“四张牌”,将广州预制菜招牌擦得更亮。充分运用星级酒店的品牌影响力,通过餐厅门店、外卖、网络直播销售等渠道开展多样化营销推广,实现门店体验品鉴、网络商城、直播外卖等方式高效直销,树立星级酒店预制菜品牌。

  2.搭建预制菜品牌推介服务平台。推动广州乃至全省预制菜体验推广,依托中国(广州)酒店餐饮业博览会、农产品交易博览会等活动,积极开展预制菜线上线下营销活动,加强我市预制菜品牌宣传推广,擦亮“食在广州”名片。

  3.打造预制菜销售集聚区。引导我市大型农产品交易市场、干货食品批发市场、酒店用具批发市场开展预制菜产品相关销售业务,在不断优化线下交易基础上,布局互联网营销网络,将行业、企业、产业资源要素集聚于线上,谋划搭建预制菜全产业链条供需对接平台,实现预制菜产业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打造广州预制菜销售集聚区,努力形成广州预制菜“买全国,卖全国”的格局。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高位引领,形成合力。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加快推进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精神,顺应预制菜产业发展趋势,坚持扩大内需和国内国际双循环,制定有关预制菜产业发展措施,明确各职能部门职责与分工,形成合力,加快培育建设广州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推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加快推进,制定标准。今年5月,省发布《预制菜标准体系构建总则》等七项预制菜团体标准,成立广东省预制菜产业联合研究院,为全省预制菜产业发展打响了头炮,同时也为我市预制菜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我市将抓住这一有利契机,充分发挥广州地域优势和人才优势,大力支持在穗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参与预制菜相关标准制定活动,开展预制菜产业标准体系、产品标准和相关产品安全标准研究,加强预制菜知识产权保护,推动产业向高标准、高起点、高水平方向发展。

  (三)加大扶持,促进发展。将预制菜产业发展纳入各级政府财政支持范围,加快建设从化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南沙预制菜产业园,大力发展预制菜产业供应链金融,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为预制菜产业开发金融专项产品,支持保险部门开发面向预制菜产品、原材料的专项保险产品。引导餐饮企业加强与美团、阿里本地生活合作,推动预制菜餐饮企业大力开展线上促销,用好平台公域流量,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四)加强指导,保驾护航。各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做好市场准入指导和全产业链规范管理,为从事预制菜生产、加工、销售等相关企业做好市场准入、许可审批、产品质量监管等服务,保障预制菜食品质量安全,促进预制菜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再次感谢您对我市预制菜产业发展提出宝贵意见,诚恳地希望您继续关心和支持广州预制菜产业的发展!

  广州市农业农村局

  2022年6月15日

  (联系人:何绍恒,联系方式:31922463)

相关信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