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政协十三届广州市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2091号提案答复的函
穗农函〔2020〕292号
广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政协十三届广州市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2091号提案答复的函
毕清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食用农产品源头质量监管 助力新经济模式发展的建议的提案》(第2091号)收悉。我市政府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商务局等单位进行认真研究办理,并与您在7月31日和8月31日进行了电话沟通,经综合各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当前我市产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情况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基础和源头,全面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对于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市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四个最严”工作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的决策部署,坚持“产出来”“管出来”两手抓两手硬,切实保障产地农产品质量安全。
(一)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质量强市”考核,加大资金扶持。
以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兴农作为我市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抓手。自2015年起,我市每年安排“菜篮子”工程扶持项目资金五千万元,大力推进“菜篮子”生产基地建设,提高生产设施化水平,扶持壮大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推动行业标准化、规范化发展。此外制定了《广州市都市现代农业奖励办法》《广州市绿色食品认证补助实施方案(试行)》等文件,对符合条件的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给予政策资金扶持,不断推动我市农产品向高端优质高效发展。
(二)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
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以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等精神,推动我市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落实食品安全工作责任,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我局制定并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通报约谈制度,每月将监测结果通报各区农业主管部门,同时抄送各区政府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建立跟踪督办机制,督促落实领导责任,强化结果通报和约谈。
(三)狠抓生产过程监管,强化产品质量保障。
一是通过推行标准化生产和规范化管理,将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控制和全程监管落实到农产品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实现“产”“管”并举。建立健全监管名录,督促生产者依法建立种养档案、出具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等产品标识,规范农业投入品的使用,落实产品出场自检制度。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推进农药减量行动及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推广高效低毒农药和生物农药,向农产品生产经营者派发高效低毒农药使用推荐品种目录、蔬菜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化肥农药减量技术手册等。
二是每年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整治蔬菜、畜禽、禽蛋、水产品中使用禁用、停用药物及农药兽药隐性添加、生猪私屠滥宰、注水注药等突出问题,针对重点时段、重点区域、重点产品和薄弱环节,结合我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重拳出击,保持严打高压态势。深化“两法”衔接,严厉打击各类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违规行为,着力消除质量安全隐患和行业“潜规则”,促进农产品及投入品生产经营使用行为更加规范,质量安全及农业环保意识得到进一步提升,推动我市整治成果继续巩固,确保我市产地农产品质量安全。2019年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5.5万余人次,检查生产经营主体1.9万家次,立案97宗,捣毁窝点13个,移送司法案件4宗。
三是深入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开展“放心农资下乡”“食品安全宣传周”“实验室开放日”“农业科技下乡”等活动;举办种植、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和生产技术培训班,引导农业生产经营者加强质量安全意识,严格质量安全管理,落实主体责任。今年以来,我局通过广州市“农业通”短信平台和广州“农博士”综合服务平台,向农业生产经营者发送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及先进实用技术信息43.1万条。
(四)构建全方位监测网络,强化风险预警能力。
目前,我市建立了涵盖市、区、镇、村(企业、合作社)四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网络,共有检测中心、站、点277个(其中市级4个,区级15个,街(镇)级97个,村级161个),为全面掌握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全面落实农业农村部、省、市、区四级质量抽检制度,督促企业落实自检制度,通过扩大风险监测覆盖面,增加监督抽查频次,形成了风险预警、专项抽检、例行监测、应急监测、监督抽查等多层次、广覆盖的监测模式。今年以来,我市各级农产品检测机构共抽检各类农产品52.9万份,总体合格率超过99%,国家及省级监测我市产地农产品合格率达100%。全市未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五)落实产地准出制度,推广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
按照今年农业农村部和省农业农村厅关于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的部署,要求全市规模生产经营主体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鼓励有条件的主体开具电子合格证。明确要求我市食用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3大类主体全面参与,市级以上龙头企业、“两品一标”、省名牌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100%纳入,并确保在2020年12月底前全市全部试行主体合格证使用率达到50%以上。通过加强宣传培训、发放宣传资料、积极上门指导、在工作群答疑解惑等形式,加强与生产经营主体沟通和政策讲解,提升合格证制度推行进度。截至目前,我市共有1177家生产经营主体纳入试行主体名录,开具合格证1.7万张。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建设及应用情况
(一)建成广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管理平台。
为切实提高我市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追溯监管能力,探索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的经验和模式,2013年起,我局经过4年时间建成了“广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管理平台”,并在63个农业生产企业开展示范应用,初步实现了标识溯源应用和标识准出制度。截至2019年底,各试点企业共为40多万批次产品粘贴了2000多万张溯源标签,实现了“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质量可追溯”的农产品质量追溯管理新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为进一步提高溯源和监管效果,2019-2020年我局又对“广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管理平台”进行升级改造,优化地块信息管理、生产信息管理、检测信息管理、报表统计、系统配置,新开发基于电子地图的基地地图展示,提供空间分析功能,将数据与广州市肉菜流通追溯系统进行对接,并预留与国家级、省级追溯平台、市政务数据共享平台的数据对接接口。
(二)全面推广应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
2018年,农业农村部开发了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并推广试用。根据农业农村部和省农业农村厅的工作要求和部署,我局印发《广州市全面推广应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工作方案》。一方面将全市经农业系统认定的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全部纳入追溯管理,鼓励将其他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应用国家平台开展追溯管理;另一方面市区两级农业农村部门利用国家追溯平台,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监测和执法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已有2150家生产经营主体加入到国家追溯平台的管理,共有7079批次农产品使用国家追溯平台二维码标签开展追溯;市区两级农业农村部门利用国家追溯平台开展基地巡查及监测4639次。
(三)建成广州市肉菜流通追溯管理信息系统平台。
根据国家和省的部署及要求,2017年我市出台《广州市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统一建设标准和规范。市商务局于2018年开始建设广州市肉菜流通追溯管理信息系统平台,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该平台于2019年10月完成竣工验收,实现与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等部门追溯系统对接,并成功接入省重要产品追溯公共服务平台。纳入平台的追溯节点覆盖蔬菜种植基地、蔬菜批发市场、肉菜市场、连锁超市、配送中心等类型。我市肉菜流通追溯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稳定,具备经营主体备案信息管理、追溯信息管理、工作考核管理、问题发现管理、追溯数据综合分析等功能模块,编码规则、传输格式、采集指标及安全设计符合技术规范。截至2020年6月,我市累计向省平台报送肉菜追溯数据约3200万条,节点备案信息、经营户备案数、报送数据总量均位居全省第一,受到省商务厅通报表扬。
三、农产品生鲜冷链建设及应用情况
(一)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建设。
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以立足广州、联结泛珠、服务湾区、辐射内地为目标。采用“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行为”的建设模式,以“一个标准供市场、一个平台管流通、一个体系做监管”为运作模式建设。其中信息平台具备质量安全信息溯源、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信息发布等功能。配送中心具备集产品检验、检疫、通关、信息化为一体“一站式”服务功能。所有配送中心统一接入信息平台,大湾区“菜篮子”产品的交易结算均在信息平台完成,配送中心统一由广州的指挥中心直接指挥和监管。通过“一个信息平台+N个配送中心”构建大湾区“菜篮子”产品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跟踪、产销信息可查询的流通体系。截至目前,已有111个地级以上城市加入合作共建行列,认定了808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71家产品加工企业,共溯源登记近1800个农产品,累计流通量超过2.3亿公斤。
(二)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模式。
随着电商经济的发展,针对消费者生鲜到家需求愈发旺盛,我市进一步加强源头治理,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模式,筑牢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防线。一是加强质量监测。建立完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制机制,深入推进监督抽检、市场快检、大型批发市场驻场抽检等工作制度的落实,着力强化风险防控。二是加强生鲜电商平台及入网经营者监管。组织开展电商平台落实主体责任专项行动,指导和督促美团、饿了么、江楠鲜品等我市食品经营平台完善管理制度,依法落实对入网经营者信息进行核验登记等主体责任,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三是推进信息化监管。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探索建设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监管平台,通过建立经营者档案、统一电子销售凭证、实施动态实时监管,拉紧我市批发市场到二级农贸肉菜市场的监管链条,提高农贸肉菜市场销售监管规范化水平。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我局将继续严格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狠抓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监管。在助力新经济模式发展的同时,积极会同市市场监管局、市商务局进一步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加快完善我市农产品生产、仓储、运输及流通销售等环节的监管体制机制,提升农产品线上线下监管能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管理,推进农产品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监管衔接,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严把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衷心感谢您一直对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农业农村局
2020年9月15日
(联系人:陈新煌,联系电话:86395433)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