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 > 建议提案办理

广州市农业局关于政协十三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2036号提案答复的函

    

穗农函〔2018〕871号
关于政协十三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2036号提案答复的函

马卫华委员:

您与隋永平委员联名提出的《关于把广州市打造成为中国海洋文化示范城市的建议》(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委员提案第2036号)收悉,我市政府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市海洋渔业局、市委宣传部、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旅游局等单位进行认真研究办理,并与您在7月22日进行了电话沟通,经综合会办单位意见,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我市海洋文化工作开展情况

我市海洋文化管理职能在市委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中分布较为分散,但各部门均高度重视,积极推动海洋文化事业发展。近几年,我市主要开展了海洋文化史迹摸查保护工作、规划引领文化事业发展、推动海洋文化旅游发展、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推进中小学海洋文化教育、着力宣传和弘扬海洋文化等工作。

(一)海洋文化史迹摸查保护

通过广州市第六次文物普查,对我市现存的与海洋文化相关的史迹开展了全面摸查。我市海洋文化遗产涉及秦代造船遗迹、南海神庙及码头遗址、黄埔古港遗迹和黄埔村早期建筑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文物保护单位和市文物保护单位。其中,2016年1月,南沙区金锁排灯塔、舢舨洲灯塔两处航运文化史迹被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为不断加强海洋文化史迹保护利用工作,完成了光孝寺、南越国宫署遗址、琶洲塔、外国人墓地、黄埔古港建筑群、粤海关旧址等修缮保护工作。完成了南越文王墓、光孝寺、南越国宫署遗址、清真先贤古墓、怀圣市光塔等5处海丝史迹点的环境整治工作。2016年7月,我市的南越国宫署遗址、南越文王墓、光孝寺、怀圣寺光塔、清真先贤古墓、南海神庙及码头遗址等6处史迹点被列入“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首批申遗遗产点。2017年4月20日,广州被推选为海丝联合申遗牵头城市。

(二)规划引领文化事业发展

市“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树立蓝色经济发展理念,坚持海陆统筹,科学开发海洋资源,构建陆海协调、人海和谐的海洋经济发展空间”,提出“结合推进海上丝绸之路史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搭建广州历史文化研究新平台,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2017年4月,市“十三五”重点专项规划——《广州市海洋经济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印发实施,明确规划了海洋文化旅游业发展和海洋宣传教育。2017年9月27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广州市关于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和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方案》,建立了联合申遗工作机制,推进海丝研究、保护、展示和宣传等工作。

(三)推动海洋文化旅游发展

发展海洋文化对丰富广州旅游内涵,提升广州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我市出台了《广州市旅游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和《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将发展粤港澳大湾区旅游作为重要内容,深化穗港澳区域旅游合作,积极推进穗港澳游艇自由行,推动旅游资源整合。

一是拓展邮轮旅游发展。广州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广州国际邮轮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从2016年起市区两级财政每年安排3000万元,连续扶持3年共9000万元,重点对新设邮轮公司、增加邮轮航线航次、旅行社拓展邮轮业务三个方面进行奖励。我市积极引进星梦邮轮、歌诗达邮轮等国际邮轮公司,依托南沙港开通赴香港、越南、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旅游线路。2017年南沙口岸全年运营出入境邮轮122航次,接待出入境旅客40.35万人次,年邮轮旅客量已超过深圳、青岛,与上海、天津同处中国邮轮产业“第一梯队”。南沙国际邮轮母港综合体项目已开工,按世界标准建设1个22.5万总顿和1个10万总吨的邮轮泊位,预计2018年底完工,2019年初投入运营,届时年旅客通过能力可达到75万人次。

二是巩固游艇旅游发展成果。我市配合省制定了《广东自贸试验区粤港澳游艇自由行实施方案》,有序推进游艇自由行政策。加强游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长洲岛新担涌游艇公共基地,已入选国家旅游局2015年全国优秀旅游项目目录。开展游艇旅游大众化宣传,举办各种游艇旅游展会和水上运动赛事,如南沙湾游艇欢乐嘉年华、中国(广州)国际游艇产业博览会、沃尔沃环球帆船赛2017-18-广州停靠站等。

三是着力打造“海上丝绸之路”旅游线路。“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为广州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市重点整合“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旅游资源,挖掘文化内涵,重点打造了沙面、镇海楼、光孝寺及南海神庙等“海上丝路”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并通过拍摄广州旅游宣传片——“海上丝绸之路”专版,制作《海上丝绸之路》宣传资料,大力推广海洋文化。

(四)开展对外文化交流

一是举办国际性文化活动。2017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共征集全球五大洲共113个国家和地区4239部/集作品参展,为历届之最。举办第22届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吸引38个国家和地区390家艺术机构,共25万人次参观。出品“广府春秋”系列纪录片第一季《山海之间》,于2016年12月12、13日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

二是打造对外文化交流品牌。截至2017年12月底,共组织126个团组1761人次赴国外和港澳台开展文化交流。组织广州艺术团赴法国巴黎,美国纽约、华盛顿、芝加哥,日本东京,新加坡,德国慕尼黑等国家和城市开展了8场2017年广州《财富》全球论坛推介会文艺演出互动。2018年广州将举办世航会。

三是推进穗港澳文化交流合作。2017年6月,市文广新局会市港澳办、教育局、广州市广播电视台等“2017穗港澳青少年文化交流季”活动。

(五)推进中小学海洋文化教育

近年来,我市教育系统以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系列精神为指引,积极推动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并融入海洋文化教育内容。

一是结合学科课程教学开展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内容有机融入生物、地理等相关学科课程和德育教育活动,引导中小学生建立爱护海洋、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是结合区域特色开展丰富多彩的海洋文化科普教育活动。利用我省开展海洋文化教育资源丰富的特点,每年暑期组织海洋探究科普夏令营活动,面向全市中小学生招募营员。南沙区等滨海地区学校,如南沙小学、南沙中学积极开展山海文化特色课程教育,引导学生认识山海,保护生态环境资源。

三是结合学生科技活动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在每年组织的学生科技活动中,积极安排有关海洋文化教育的内容,如在“我的环保节日”“科技活动周少年儿童活动专场”“中小学生科普剧展演”以及各类青少年科技竞赛、环保知识竞赛等活动项目中,均包含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文化宣传的内容。每年面向全市中小学生组织开展“爱我海疆”航海模型教育竞赛,引导学生学习航海科技的同时,从小树立珍惜海洋资源、维护海洋国土、强化海洋国防的意识。

(六)着力宣传和弘扬海洋文化

一是2012年成功举办第2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广州出发活动,通过组织“从南沙到南极”的系列活动,增强了市民的自豪感和海洋蓝色国土意识。

二是深入开展海洋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工作,结合组织“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5.12防灾减灾日”活动,以短信、宣传材料、科普展览、公益广告、网站专题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广州海域、海洋经济、海洋公益服务等情况,普及海洋科普知识,提升市民海洋生态文明意识。

二、提案办理情况

您提出了编制发布广州海洋文化发展规划,统筹协调海洋经济、海洋科技、海洋科普与生态文化建设布局,争取国家支持与扶持、扩大示范效应,积极开展“走进校园宣讲海洋文化知识”活动4方面的建议。

经过认真研究,我们认为我市各职能部门开展了大量推进海洋文化发展的工作,也取得了预期的效果,“海洋文化”规划内容在各个部门专项规划中得到了体现,海洋文化发展也得到了进一步统筹协调,各部门积极统筹协调海洋经济、海洋科技、海洋科普与生态文化建设布局,各职能部门积极争取国家在相关领域的支持与扶持,积极走进校园宣讲海洋文化知识。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委员建议,进一步强化部门协调合作,统筹协调海洋经济发展,加快推动海洋科普,强化海洋文化教育,将海洋文化教育融入学生基本素养的日常教育,支持中小学校开展海洋文化特色教育,进一步推动海洋文化教育进校园、进课堂。引入海洋科普资源提升海洋文化教育内涵。积极与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展海洋教育科普活动。年内组织一期中小学生南海海洋探秘科学营活动,邀请南海海洋研究所专家,指导中小学生认识南海海洋,了解南海海洋生态保护工作。引导中小学生树立海洋安全和国防意识。继续在全国中小学生中开展“爱我海疆”航海模型教育竞赛活动,与驻穗海军合作,组织开展全市中小学生国防科技(海军)科普活动。

感谢您对我市海洋文化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农业局

2018年7月31日

(联系人:李鹏,联系电话:86374515)

相关信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