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 > 专项业务 > 三农 > 广州种业

广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政协十四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2072号提案答复的函

    

  穗农函〔2023〕263号

  广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政协十四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2072号提案答复的函

王淑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依托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地位,打造世界级种业产业集聚中心的提案》(第2072号)收悉。该提案对促进广州市种业振兴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感谢您对我市种业工作的提案。市政府对此提案高度重视,及时组织市农业农村局会同市科技局和南沙区政府等单位进行深入研究办理,并与您于7月10日进行了座谈交流。经综合各会办单位意见,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现代种业发展,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一项重要抓手。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打好种业翻身仗、推进种业振兴的决策部署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关于打造广州种业创新高地以及省委、省政府建设种业强省的工作要求,研究制定支持我市推进种业振兴的政策措施,制定我市种业振兴行动实施方案,已经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并于6月8日印发实施。实施方案在构建种业科技创新体系、完善资源保护体系、培育种业企业集群、提升繁育基地建设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加快推动我市种业振兴步伐。

  一、构建种业研发创新体系

  充分发挥广州农业科研院校众多、科技人才资源丰富的优势,优化种业科研力量与机构布局,实现科研资源合理配置,加快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构建以在穗科研机构平台为主体的岭南种质资源挖掘、育种基础理论、基础材料创制等基础性前沿性研究体系和以企业为主体的育繁推一体化商业育种体系,加快形成广州特色种业研发创新体系。目前,我市已成功创建猪禽种业全国重点实验室,成为全省唯一农业类全国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将聚焦种源自主创新,培育性能优良、国际竞争力强的猪禽重大新品种,引领我国猪禽种业前沿技术发展,肩负起国家畜禽种业振兴的重大使命。

  (一)搭建种业科技服务平台。充分发挥我市种业科技服务平台的资源优势,在品种测试、质量检测、数字化育种等环节提供社会化服务,为我市种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化研究提供科技支撑。目前,广州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国家级生猪大数据中心种业数据中心、刘少军院士工作站和广州南沙华南渔业研究院等农作物、畜禽、水产等多个国内领先种业科技支撑服务平台。

  (二)搭建种业科研创新平台。以“1+N”模式推进建设广州市种业研究院体系,支持各区依托在穗高校、科研院所和农业科技企业,搭建以种业为重点的农业科研创新平台和专业研究机构,充分发挥平台的研发带动作用,形成多层次、多专业、多类型的种业研究机构体系。目前,全市拥有种业科技研发平台49个,其中国家级(部级)27个。近年来,重点推动建设黄埔隆平院士港、南沙华农渔业研究院等农业科研创新平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

  (三)培育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体系。鼓励按照“1个产业(项目)+1个科研团队+1家实力企业”的模式,根据市场需求开展育种,突破种业卡脖子技术。目前,我市商业化育种体系正加速形成,推动39个科研团队分别与22家种业企业开展科企合作,建立商业化育种模式,扎实开展良种科研联合攻关,加快培育推广一批突破性的穗字号优新品种。其中,海大集团选育的凡纳滨对虾“海兴农2号”新品种成功破解了国外对虾苗“卡脖子”难题,在国内虾苗市场占有率位居首位。

  二、搭建种业交易服务平台

  发挥广州农业科研资源丰富优势,建立国家级种业科技成果交易平台,加快种业科技成果转化。发挥广州千年商都积淀的商贸优势,以及成熟的物流体系优势,结合种业产业发展规律,打造种子种苗交易枢纽区。

  (一)推动建设农业科技成果交易服务平台。依托广州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国家种业科技成果产权交易中心华南中心),围绕育种材料、育种技术、新品种权和专利权等种业科技成果,搭建公益性的种业科技成果交易服务平台,提供种业科技成果征集、展示、推广、交易等成果转化全流程服务和品种权的估价、科技、法律等服务,加快育种材料、育种技术、品种权在科研机构、种业企业之间的快速流动,促进育种研发单位和种业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构筑品种权产业链,实现品种权价值最大化。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在国家种业科技成果产权交易中心华南中心完成首批种业成果交易,涉及农作物品种88个,有效推动种业科技成果交易转化落地。

  (二)打造广州种业交易枢纽区。在白云区钟落潭镇的“种业之都”已启动建设,以省农科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为科技支撑,利用和改造现有物业,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近机场和地铁)和新品种试种展示田地,推动市内外种业企业进驻,逐步打造成为广州种业企业和种子商户的聚集区。同时,在机场周边的白云、花都、天河区推动打造农作物种子、种禽、水产苗种交易枢纽区,加快实现我市种业交易多元化发展。

  (三)打造广州种业展示交流平台。着力打造种业成果展示推广、交流交易平台,推动种业科研成果交易与转化。目前,在广州已成功举办三届中国水产种业博览会、21届广东种业大会(博览会)和25届广州蔬菜新品种展示推广会,每年示范推广良种5000个以上,成为国内种业示范推广和品牌展示最具影响力的地区之一;每年举办农作物、畜禽和水产等各类种业科技、产业和学术等论坛,聚首麦康森、桂建芳、刘少军等多位种业院士、专家和行业龙头,共同为破解种业“卡脖子”问题、实现种业振兴出谋划策。

  三、培育完善种业全产业链

  不断完善我市种业全产业链,重点发展壮大种业企业集群,发挥企业“主板”集成作用,在延链、补链、拓链、强链方面突出独特优势。既引导市场与创新要素向优势种业企业聚集,又通过出台扶持政策、优化营商环境等措施,促进产学研用相结合、加快科研成果有效转化,实现种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加速引进和培育扶强种业龙头企业。依托良好的资源和科研优势,市区同向发力,加大力度引进广东种业集团、广东畜禽种业集团和广东壹号种芯种业有限公司等重点种业企业落穗建设,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研发能力、产业带动力、国际竞争力、“育繁推一体化”的领军型种业龙头企业,扶强一批具有特有资源、特色品种、独特模式和差异化竞争优势的“专精特新”种业企业。目前,全市种业企业246家,广东海兴农等9家相关种业企业和专业化平台(机构)入选国家种业阵型企业名单;种业类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0家;中国水产种业育繁推一体化优势企业1家(全国仅20家);省级农作物“育繁推”一体化企业1家,全省最大的蔬菜种子进出口经营企业1家(年销售额约10亿元);绿亨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成为近十年来国内首家A股IPO以种子作为主营业务的企业。

  (二)加快现代化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立足我市农业优势特色,优化育种基地布局,高标准建设良种试验繁育推广基地,提升良种供应能力,初步形成白云、黄埔、增城区的农作物种业,花都、番禺、南沙区的水产种业和从化、增城区的畜禽种业三大特色种业产业聚集区的发展新格局。建成广东规模最大的种子加工仓储中心,每日加工水稻、玉米、蔬菜等重要作物种子能力达140吨,满足全省用种生产需求;全国首个淡水鱼类南繁基地建成投产;国家肉鸡核心育种场和国家肉鸡良种扩繁推广基地各1家(全国各18家),全省最大规模的种猪基因库(公猪站)1个;国家级水产遗传育种中心1个、国家级水产良种场1家、省级水产良种场6家。广州已成为重要的优质稻、甜玉米、蔬菜、岭南水果、观赏花卉、黄羽肉鸡、四大家鱼、观赏鱼的良种供应基地,全国最大的观赏鱼生产和贸易中心,是全国花卉贸易中心之一;蔬菜种子进出口量和白掌种苗供应量均占全国的60%,优质黄羽鸡种苗占全国的20%以上。

  (三)加强种业产业政策支持力度。市区两级政府和部门多措并举,建立健全种业扶持政策,不断强化支持力度,推动种业产业发展壮大。加强股权融资支持,广州市种业发展基金规模扩大到4.4亿元,累计投资12个种业项目建设,正在筹建的广州乡村振兴基金将种业产业作为重点投资方向之一;加强信贷支持,种业企业贷款贴息限额由100万元/年提高至200万元/年;加强项目建设支持,对种业项目以“以奖代补”方式按总投资45%比例给予补助。白云、黄埔、花都、南沙、增城区先后出台了种业发展扶持政策。近3年来,各级财政扶持种业资金累计近1亿元,贷款贴息补助近1200万元;涉种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保费补贴近1亿元。

  四、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利用

  我市生物资源丰富,拥有3个种质资源保护区,省部级以上农业种质资源库(圃)29个,已收集保存种质资源达34万份以上,占全省90%以上。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国家和省、市级农业种质资源库(圃)、原生境保护区、离体库和DNA库相结合的种质资源保护体系,是华南地区现存活体种质资源和标本规模较大、系统较完整的地区之一。

  (一)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全面开展为期3年的广州特色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工作,制定7类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方案,加快引进和收集优异种质资源,挖掘优质种质基因。

  (二)加强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建设。推动建设一批岭南特色种质资源库(圃、场、区),重点支持花卉科技资源库、南亚热带名优果树生物种植科技资源库、园林植物科技资源圃、蔬菜科技资源库等4家市属科技资源库(圃)建设,近三年财政经费支持近1000万元。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建设的广东省(广州市)蔬菜种质资源库成功入选首批广东省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单位名单,成为全省唯一一家市级入选单位。国家野生稻种质资源圃(广州)等 5家农作物、微生物种质资源库(圃)入先第一批国家级名单。

  (三)加强种质资源共享和开放利用。推动省、市公益性种质资源库建设种质资源综合信息展示平台及信息数据综合平台,依法向社会免费开放种质资源信息和提供服务,目前全市储存资源信息数据超过7万条。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市继续推动“穗字种业”振兴,将在资源保护、特色育种、成果孵化、良种繁育、交流交易和综合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着力提升种业全链条竞争力,推动广州打造种业创新高地。

  (一)健全现代特色种业创新体系。加快推进刘少军院士工作站、广州南沙华农渔业研究院、省种业集团创新研究院等一批重大种业科研创新平台建设,提升种业原始创新能力;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体系建设,争取承担更多省的“揭榜挂帅”“赛马制”育种攻关项目,打造一批省级特色种业创新园。

  (二)加快完善种业交易平台建设。以知识产权为核心,完善价值评估、产权交易、咨询服务三大功能体系,进一步建设和完善种业科研成果交易服务平台,激发种业创新活力。进一步推动种子种苗交易枢纽区建设,推动种业交易市场化、多元化、规范化发展,培育广州种业交易新业态。

  (三)推动种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发挥扶持政策和种业基金引导作用,加快推动广东中芯、壹号种芯、广东省种业集团等一批重点种业企业落地建设,加快形成种业企业集群;高标准建设水稻、蔬菜、水果、花卉、畜禽和渔业等一批良种繁育基地,加快黄埔、白云区农作物种业产业园建设,逐步构建形成广州农作物、畜禽、水产三大种业支柱产业,建设成为重要良种供应基地。

  (四)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配合建设好省的四大综合性农业种质资源库,加快实施好为期3年的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工作,构建完善我市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同时,利用建设华南国家植物园的契机,发挥其种质资源优势,促进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感谢您对我市现代种业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农业农村局

  2023年7月14日

  (联系人:陈伟雄,联系电话:36392360、13710888968)

相关信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