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 > 政务要闻 > 区镇连线

增城区: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工作

    

  俗话说:“早稻收割抢日,晚稻插秧抢时”。目前增城区晚造水稻插秧已全面铺开。记者从区农业农村局获悉,今年增城区晚造水稻种植面积4133.3公顷,同比略有增加。截至8月8日,全区已完成插秧3433.3公顷,插秧进度83%,预计8月10日前后基本完成插秧工作。

  区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局将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增城区粮食生产安全。一是组织粮食生产农技服务轻骑兵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二是开展撂荒耕地排查整治,引导种植粮食作物,确保粮食生产面积。三是加强部门沟通协调,合理调配山塘水库资源,确保粮食生产用水,共同推动粮食生产工作顺利进行。四是强化考核督导,健全粮食安全生产责任制,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带头抓,定期研究粮食生产工作。五是完善全产业链条,以国家级丝苗米产业园为抓手,加强品种培优,强化水稻智慧化生产管理,提升丝苗米品质,打响增城丝苗米品牌。鼓励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多元化、多层次、多类型农业社会化服务,推广良种良法良机良技,引领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推进增城区粮食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为顺利推进晚造粮食生产工作,增城区围绕地、技、利、义全环节要素,着力推动高标准农田设施保障、高水平科技装备支撑,建立健全高效的社会化服务、完备的政策体系、严格督促考核的责任体系,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

  以“义”为先,压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

  增城区严格落实党政同责,将落实全年粮食播种面积作为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的重要内容,由区委区政府和镇街党委政府签订粮食生产责任书,将全区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分解到镇街,由镇街落实到村社、到田块,压实镇街党委政府和村“两委”粮食安全生产责任。

  为做好晚造粮食生产工作,7月中旬,全区“三夏”粮食工作会议召开,部署晚造粮食生产工作。区农业农村局印发《关于抓好2023年晚造粮食生产的通知》和《关于印发增城区2023年下半年农业生产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对晚造粮食生产进行详细指导。

  以“地”为本,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

  “高标准农田让粮食生产作业效率更高了,我们种田也更加轻松和有保障。”北大荒集团八五四分公司增城区水稻示范基地负责人黄金宝告诉记者,高标准农田能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增强粮食生产能力和防灾抗灾减灾能力,同时能更加安心地试行新的种植技术。“今年晚造水稻,我们计划将侧深施肥、导航插秧、叶龄诊断等15项农业新技术运用其中,力争让晚造水稻产量、品质提升。”

  近年来,增城区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目前全区永久基本农田高标准农田覆盖率达82%,基本实现农田良田化,确保水稻生产高产稳产、旱涝保收。

  以“技”为基,推进适用技术集成应用

  在推进晚造水稻生产期间,区农业农村局积极推广秸秆还田、双季稻+冬种绿肥(蔬菜)、增施有机肥、水稻精量穴直播、无人机精量施肥和病虫害统防统治等绿色减碳种植技术,不断提升丝苗米产量和品质。围绕水稻产业链中育秧、烘干两短板节点进行补强,目前建成育秧中心7个、烘干中心8个,日烘干能力706吨,单造集中育秧、稻谷烘干率达70%以上,为晚造粮食生产在技术方面提供了支撑。

  为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区农业农村局积极发展全程高效社会化服务,培育多元化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水稻“耕、种、管、收”全程托管服务,耕种管收全程托管率70%。记者了解到,今年荔城街晚稻种植面积共545.07公顷,半个月的时间可完成全部晚稻插秧,主要得益于现代农业的机械化。目前,荔城街农业机械化服务机构共有拖拉机47台、联合收割机3台、插秧机8台、农用无人机2台,全街农业作业机械化程度达80%左右。中新镇、派潭镇、石滩镇、小楼镇等镇街,也积极推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不断加大农业机械推广力度,鼓励耕地规模化种植,助力粮食生产环节提质增效。

  此外,区农业农村局还组建了6支粮食生产农技服务轻骑兵,重点对6.7公顷以上的种粮大户提供全方位的农技服务,指导解决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水肥管理、栽培管理等技术问题。

  以“利”为导,保障农民种粮挣钱得利

  在推进晚造粮食生产过程中,增城区持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完善价格、补贴、保险“三位一体”的政策体系,严格落实种粮大户、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水稻保险、农机购置和作业等强粮惠农补贴政策。据了解,派潭镇、石滩镇、小楼镇、中新镇等镇街积极落实有关惠农政策,并通过及时宣传、派发农业防灾技术指引、协调申报农业保险等方式,保障农户的收入。

  “我们通过召开会议、农村广播、微信等手段,提醒种植大户做好备耕工作,并要求农户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提前制定防灾抗灾应急方案。”派潭镇农办工作人员林秋婷表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