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 > 政务要闻 > 媒体报道

2025年广州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有望达24.5%

    

  昨日上午,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发布会介绍《广州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2—2025年)》(下称《实施方案》)。据第十一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显示,2020年广州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7.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56%)、全省平均水平(12.79%)。而根据《实施方案》,2025年广州的目标是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24.5%,同样高于2025年的广东省目标(16%)和全国目标(超过15%)。

  广州市将开展科普讲座主题“点餐式”服务

  据悉,《实施方案》明确了实施青少年、农民、产业工人、老年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5大类重点人群科学素质提升行动的方法路径。市科协党组书记徐柳介绍说,2022-2025年的科普工作具有诸多创新之处,比如开展科普讲座主题“点餐式”服务等。

  广东省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廖兵表示,《实施方案》针对广州科学素质城乡差距大,科普资源分布不均衡,农村居民、老年群体、低文化程度人群的科学素质水平仍然较低,基层科普力量薄弱等现状提出了具体方法和路径。

  “《实施方案》明确的5大类重点人群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则是将科学普及工作覆盖到社会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区域和行业的各类人群,充分体现出科普工作的大众性、基层性和基础性。”廖兵说,如果《实施方案》能够严格落实实施,他相信广州能实现2025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24.5%的既定目标。

  助力“双减”落地:广州每年选拔150余名学生去实验室“学习”

  “双减”后的空间拿什么补位,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问题。2021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中国科协办公厅发布通知,明确提出要充分利用科普资源助推“双减”工作,有效支持学校开展课后服务,提高学生科学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肖献华是越秀区东风东路小学的科学教师,她负责的关于“智能快递机器人”的教学内容曾入选全国STEAM教育优秀教学案例。她表示,“双减”后科普的价值正在受到学校和家长的充分重视。

  不过目前,校内外科学教育资源仍然需要进一步地有效衔接。今年初,东风东路小学联合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开展“DFD科学小讲台”综合实践活动。东风东路小学的钟一鸣同学在大学导师的帮助下,制作了介绍“冬奥会中的三维动作捕捉技术”的PPT并向同学讲解。钟一鸣对记者说:“把高大上的科学技术转化为通俗的语言,这个过程对我来说难度很高,但是对思维是种锻炼。”

  对于科普工作如何创新内容形式更加贴近中小学生的接受能力这一命题,市教育局一级调研员林平表示:“我们将与中大、华南理工、中科院广州分院及相关研究所合作,每年选拔150余名优秀学生进入上述单位实验室开展科学研究的启蒙和培训,并开展专家进校园等活动。”

  赋能乡村振兴:培育一批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

  “近些年,随着农民综合素质的提升,对农村科普工作提出了更专业的要求。”广州市果树所科普部副主任沈思强告诉记者,他留意到,过去农民购买农药往往首选农资店的推荐款,而现在会更多地提出“哪款更安全”等问题,也会通过咨询互联网和专家等方式主动布局有市场前景的果树品种。

  沈思强说,当前农村科普资源距离城市仍有一定距离,科普工作与农民需求不完全匹配。他期待政府能加强组织引导,鼓励更多高校和科研院所提供乡村振兴智力服务。同时,也发挥互联网时代的技术优势,发动更多社会力量投入到农村科普工作中,例如市场信息引导、智慧农业发展等,让农民享受到更好的科普资源。

  广州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彬告诉记者,广州市实施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具体而言是开展高素质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开展农民职业技能鉴定和技能等级认定、农村电商技能人才培训,举办技能大赛、农民科学素质网络竞赛、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等,培育一批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

  “我们将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大力开展信息技能、农业机械化、农业智能化培训,并发挥专家、科技企业、‘两新’组织等作用,提高农民利用网络和科技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的本领。”李彬说。

  培育高素质产业工人:为产业工人终身学习提供渠道

  以智能化为标签的改造行动正席卷制造业领域,奔向数字化和智能化的企业一方面在尽力减少生产线对人工的依赖,另一方面又面临着工程师从哪来、技能工人到哪去的新命题。

  李艳飞是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输电管理二所生产技术部生产监控指挥专责,他曾参与“电力巡检机器人供电系统”等多项发明专利。

  “如今对产业工人的要求已由传统的‘技能型、知识型’向‘技能型、知识型、创新型’转变。”李艳飞告诉记者,他自己从广州市供电局成立的职工创新基地、南方电网专业工作室联盟、青年联盟等平台获益良多。

  李艳飞说,企业需要为一线工人搭建成长的平台,如此一线工人才能沉下心来,全身心投入到企业科技创新工作中。对此,《实施方案》同样注重为产业工人提高科学素质提供平台。《实施方案》提出,鼓励企业积极培养使用创新型技能人才,在关键岗位、关键工序培养使用高技能人才。推动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职业培训机构等,为产业工人终身学习、技术技能提升提供渠道。《实施方案》还提出,将发挥“科创中国”创新枢纽城市平台作用,探索建立企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工人科学素质提升的双促进机制。

  帮助老年人适应数字化:启动“银龄跨越数字鸿沟”科普专项行动

  根据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今年2月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超七成老年人表示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纸币”支付,较其他年龄人群高出25个百分点以上。分别有70%和76%的老年人认为使用“纸币”方便和安全,而认为使用“手机支付”方便和安全的比例分别为49%和36%。

  智慧助老,同样是《实施方案》的重要内容。“将聚焦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融入智慧社会的需求和困难,启动‘银龄跨越数字鸿沟’科普专项行动”。市科协党组书记徐柳告诉记者,广州还将依托老年大学、养老服务机构等,普及智能技术知识和技能,提升老年人信息获取、识别和使用能力。

  作为一名退休专家,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实验师、高级工程师谢诤目前是“珠江淡水渔业展览中心”(广州市科普基地)的负责人。他也是第一批广州科普名师。谢诤告诉记者,老年人科普工作目前需要加强组织建设。“老年人的科普活动需要更好的组织保障,同时还要加大宣传的力度,才能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老年人具有丰富的工作、生活经验,特别是老专家、老医生、老科技工作者等,都具有深厚的专业积累和实践经验,也有时间、精力、爱心从事科普工作。”徐柳表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