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 > 建议提案办理

广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0232497号建议答复的函

    

  穗农函〔2023〕220号

  广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0232497号建议答复的函

章家恩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高质量发展广州都市现代农业的建议》(第20232497号)收悉。该建议就做好顶层设计、加大项目和资金投入、搭建平台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建议,对充分发挥我市资源禀赋优势、高质量发展广州都市现代农业具有重要意义。我市政府对提案办理工作高度重视,积极组织我局与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商务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等9个单位进行认真研究办理。我局与您多次电话沟通,并于4月19日一起前往花都、白云区开展提案相关调研工作,现将办理有关情况回复如下:

  一、关于做好顶层设计的建议

  (一)印发实施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2022年7月,经请示市委市政府同意,以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实施《广州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提出规划打造“穗”字种业等七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发展绿色蔬菜等11个重点产业,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等6个重大平台,指导各区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结合各区资源禀赋和优势产业,突出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分别规划打造天河农科硅谷、白云“菜篮子”枢纽区、黄埔共同富裕先行区、从化新乡村建设示范区、增城农业现代化示范区、花都临空农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番禺渔业经济引领区、南沙特色种业创新区、荔湾越秀海珠都市农业体验展示区,力争到2025年全市精品农业生产能力不断增强、都市农业质量效益全面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二)编制广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布局规划。为保护利用好有限的农业发展空间资源,根据市政府有关工作部署,我局牵头编制《广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布局规划》,目前正抓紧修改完善。该规划将通过调整优化现代农业产业布局,为农业各产业生产用地规划和适宜选址空间作出指引,引导各类农业生产合理布局、形成集群优势,建立农业产业用地现状数据库,为提升农业空间化、信息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提供工作基础。

  (三)建立科学的考核与评价体系。将产业振兴纳入全市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评议体系,根据各区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情况,科学制定评价与考核体系,按照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片区(白云、黄埔、花都、番禺、南沙、从化、增城)和城乡深度融合发展片区(越秀、荔湾、海珠、天河)分类进行评议评分和综合评价。

  下一步,按照市政府统一部署,将开展农业“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全面评估规划实施进度、面临的主要问题及风险挑战,提出进一步推动规划实施的对策建议;加快《广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布局规划》编制进度,争取年内出台;发挥好全市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指挥棒作用,压实责任,积极推进我市产业振兴工作。

  二、关于大力支持农业高科技创新研发、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发展的建议

  (一)大力发展种业。一是实施“穗字种业”振兴行动。持续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促进种业科研创新。组织全市承担14个省级乡村振兴战略专项资金种业振兴项目,助力水稻、蔬菜、花卉等农作物关键技术攻关,提升种业科研创新能力。对重点种业项目以“以奖代补”方式按项目总投资的45%给予补助。聚焦优势特色品种,今年将继续安排财政资金扶持“菜篮子”种业类项目,提升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推动种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二是成立种业基金。由市财政出资1亿元组建广州市种业发展基金,目前已累计设立5个子基金,总规模达4.4亿元,累计投资种业项目10个,投资金额超2.8亿元。其中,投资的广州市艾佩克养殖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广州壹号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等,致力于数字化育种、生物技术创新等种业产业研发;艾佩克公司控股成立的广东谷越科技有限公司,已获评省级种畜禽核心场,建成广东最大规模核心基因库(公猪站),为我市种业创新研发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保障。

  (二)数字赋能智慧农业。一是以政府引导布局智慧农业协调发展。在《广州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中将支持发展数字农业作为主要任务进行部署;发挥政府引导、市场主体、社会参与的智慧农业发展协同推进机制,推动形成企业主动投入、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广泛参与的共建格局;出台《广州市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实施方案》,实行大专项+任务清单管理模式,支持智慧农业建设。二是以信息化技术推动特色产业数字化转型。推动种植业生产领域数字化,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新技术,全面监测农田环境和作物生长数据,如从化艾米农场研发5G数字农田系统,建立水稻种植全产业链标准化体系。试点建设智慧渔业生产管理系统,支持广州诚一渔业公司在国内率先引进数字化智慧渔业管理理念和技术,自主研发智能化养殖装备,建立12000亩数字化水产养殖示范基地。推动畜禽养殖信息化应用,制定《广州市规模化现代化畜牧业发展指导意见(2019-2025)》《广州市畜禽养殖业循环发展规划》等,指导现代化智能生猪养殖场建设。三是以大数据平台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整合“三农”数据资源,构建广州市“三农”数据智库平台,并将其逐步打造成集汇聚分析、主题展现和辅助决策的数据资源中枢。截至2022年底,该平台共编制123个数据目录,入库数据总量约3675.2万条。

  (三)积极发展设施蔬菜。针对菜地面积受征地影响逐年减少及蔬菜生产设施化比例不高的情况,2023年争取“菜篮子”工程扶持项目资金1125万用于支持蔬菜生产基地设施建设等项目,主要包括蔬菜种植大棚温室建造、内部生产性设施以及配套供电、供水、冷藏保鲜设施建设等方面,持续实施商品有机肥购置补贴、“菜篮子”生产基地生物农药奖励等政策补贴,制定《广州市“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应急预案(第2版)》《2023年蔬菜生产工作要点》等文件,推动我市蔬菜生产向绿色化、设施化、规模化转型升级,稳定蔬菜生产供应。依托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等平台,加快推进蔬菜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四)探索低碳农业应用机制。因地制宜选择具备条件、能重点突破的区域和产业化应用模式,以增城、从化作为重点区带动全市,探索秸秆综合利用长效应用机制。其中从化区建成集圆盘破碎机、翻推机、槽式翻抛机、分装机等先进秸秆处理设施的秸秆处理中心;增城区依托连片水稻田、奶牛养殖场等农业生产基地建立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区(点),重点对离田秸秆开展肥料化和饲料化利用。通过以点带面,2022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3.71%。

  (五)推进现代化海洋牧场全产业链建设。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立足广州资源禀赋,结合“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工作,充分发挥广州港集团等国有企业主力军作用,牢牢抓住广船国际海洋牧场养殖平台装备制造、南沙预制菜产业园海水产品精深加工两个抓手,依托新黄沙市场水产品集散流通、冷链物流中心两个载体,积极创建海洋牧场装备制造中心、粤港澳大湾区水产品集散中心,全力打造岸海联动、陆海接力的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集群,深耕“海上田园”,筑牢“蓝色粮仓”,为全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广州贡献。   

  下一步,将加快实施我市特色种业振兴行动实施方案,加快种业基金项目投资进度,创造条件承担更多省级“揭榜挂帅”“赛马制”育种攻关等项目,聚焦育种攻关和良种繁育基地提升,促进我市特色种业高质量发展。不断促进数字技术与农业产业体系建设融合,推动涉农数据互通互联。巩固完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推动转型升级,突出发挥设施蔬菜提质增效作用,保障蔬菜生产、提高单产。立足《南沙方案》和我市渔业高质量发展布局,深入挖掘渔业发展潜力,协力将南沙打造成全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三、关于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建议

  (一)搭建产业集聚平台。一是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指导增城区成功创建2023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累计创建2个国家级、23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数量均居全省第二,投入各类资金31.38亿元,主导产业总产值337.73亿元,带动农户14.79万户。二是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向农业农村部推荐南沙区申报创建国家级广州(南沙)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指导建设南沙区预制菜产业园、从化区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努力打造一批预制菜行业领军企业。

  (二)出台强农惠农政策。一是实施农业龙头企业奖励政策。今年4月,印发《广州市农业龙头企业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支持农业企业做大做强和创新发展。对首次获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分别奖励50万元、30万元。二是实施农业项目投资补助政策。今年4月,印发《广州市农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对符合条件的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项目,按照年度实际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额的5%给予补助,每个项目每年最高补助200万元。三是完善龙头企业联系服务制度。贯彻落实广州市“暖企”行动方案精神,组织各区分管领导和市、区农业农村部门负责人分别联系服务1家农业龙头企业,动态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实际问题。

  (三)完善产业链工作机制。落实《广州市都市现代农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构建“1+6”都市现代农业产业链条,搭建“链长+链主+链长工作专班”工作推进体系,由陈向新副书记担任市级链长,王焕清副市长担任市级副链长。组织7个主要涉农区先后出台区产业分链发展行动计划或实施方案。力争到2023年底,建成优品丝苗米、绿色蔬菜、北回归线荔枝、精品花卉、生态畜禽、现代渔业6条产业分链,产业链总收入达到3000亿元以上。

  下一步,将积极统筹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以实施“链长制”为重要抓手,大力推进“1+6”产业链发展,努力打造形成龙头引领、主产鲜明、品牌知名、核心竞争强、联农带农紧、质量效益优的都市现代农业产业链,加快构建形成具有广州特色的乡村产业体系。

  衷心感谢你们对我市高质量发展都市现代农业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农业农村局

  2023年5月26日

  (联系人:蒋怡,联系电话:86395423)

相关信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