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2023年9月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
9月份,我市天气持续高温,并伴有雷雨、暴雨天气,高温、闷热、天气多变,病原微生物增殖速度加快,极易造成养殖水体环境突变与水产养殖动物应激反应,鱼类食欲变差,体质变弱,应激加剧,抵抗力下降,极易导致水产养殖病害发生与流行。我市易发生淡水鱼类爆发性出血病、细菌性肠炎、链球菌病、肝胆综合症等病害。本月要特别关注短时强降雨与“白撞雨”影响,做好防洪防涝及雷雨、台风等强对流天气和次生灾害的防御工作。
一、病情预测预报
(一)淡水养殖鱼类易发草鱼出血病、细菌性肠炎、链球菌病、肝胆综合征等疾病,池塘养殖区域要高度重视。
(二)罗氏沼虾易发生甲壳溃疡病,南美白对虾易发生黑鳃病等,重点关注番禺、南沙区域。
(三)连续降雨天气特别关注池塘溶氧,避免鱼类缺氧。
二、相关预防措施
(一)定期改良底质,科学管理水质。每周定期监测养殖水体的水温、pH、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等水质指标,适时加注新水和开机增氧。每10-15天泼洒生石灰水一次,必要时全池均匀撒投颗粒氧和硫代硫酸钠,保持养殖水体底部充足的溶解氧,氧化沉积的残余饲料和鱼类排泄物,有效降低养殖水体的氨氮及亚硝酸盐等含量,预防病害发生。遇阴雨天气,多开叶轮机和涌浪机,延长开机增氧时间,打破水体分层,提升水体溶氧,避免缺氧泛塘。
(二)定期补充有益菌。高温季节池塘物质循环加快,残饵粪便多,有害藻相增多,氨氮、亚硝酸盐常常居高不下。因此更要注意有益菌的使用,分解有害物质变废为宝,同时抑制有害藻,改善水环境,提升溶氧。
(三)科学投喂,控料稳料。每天投喂均匀,缓慢加料,切忌过量投喂,投喂过程中做到少量多餐。其次,加强内服保健护肝药品,加强鱼虾肝肠功能,提升鱼虾体质和消化吸收能力。
(四)抗应激。充分准备好抗应激的药物,预防突发的应激状况;适当添加维生素C、免疫增强剂及抗应激能力药物,增强鱼体免疫和抗应激能力;加强池塘高温或暴雨期间养殖管理,避免和减少刺激性大的药物使用。
三、相关病害防控
(一)预防草鱼出血病
1.症状:患病初期,病鱼食欲减退,离群独游,体表尤其是头部颜色发黑,随后病鱼的不同部位表现出出血症状。分别为“红鳍条红鳃盖型”、“红肌肉型”与“肠炎型”三种出血症状,三种症状可能单一出现,亦可能两两或三者同时出现。“红鳍红鳃盖型”以体表出血为主,表现为口腔、吻端、下颌、鳃盖、眼眶周围、鳍条基部以及腹部等处明显出血或充血;“红肌肉型”以皮下肌肉点状或斑块状出血为主;“肠炎型”以肠道充血发红或出血为主,其与细菌性肠炎的区别在于肠道仅仅是充血发红,无腹水、无肠道充气肿胀或肛门红肿症状。草鱼出血病的出血症状主要是因为病毒感染后病鱼全身性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导致广泛性毛细血管与小血管出血所致。
2.危害:流行范围广,传播速度快,持续时间长,死亡率高,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3.成因:草鱼呼肠孤病毒感染。
4.防控措施:一是及早免疫,人工免疫预防是预防草鱼出血病最为有效的方法,及早注射草鱼出血病灭活疫苗,可有效避免发病。二是在发病季节定期对池塘进行消毒,使用聚维酮碘全池泼洒进行水体消毒,也可用生石灰等消毒剂全池泼洒,有预防及辅助治疗作用。
(二)细菌性肠炎
1.症状:早期病鱼离群独游,游动缓慢,除鱼体表发黑、食欲减退外,外观症状并不明显。剖腹后,可见局部肠壁充血发炎,肛门红肿外突,呈紫红色,挤压肛门口有黄色黏液或脓血从肛门处流出,后期,可见腹腔中有血水或黄色腹水,全肠充血发炎。
2.危害:发病死亡率高,一般死亡率在50%左右,发病严重的池塘死亡率可高达90%以上。
3.成因:肠型点状产气单胞菌感染。
4.防控措施:一是投苗前彻底清塘消毒、保持水质清洁;二是严格执行“四消四定”措施,投喂新鲜饲料,不喂变质饲料;三是发病季节定期消毒,每隔15天用漂白粉或生石灰在食场周围泼洒消毒,或用浓度为1毫克/升的漂白粉或20~30毫克/升生石灰全池泼洒,消毒池水;四是免疫预防,注射草鱼多联疫苗,不仅能预防病毒性出血病,而且对细菌性肠炎病和烂鳃病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病害防治方法应根据养殖品种的实际情况,在相关专业机构或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实施,相关水生动物疾病防控方法请登录“www.adds.org.cn(全国水生动物疾病远程辅助诊断服务网的‘常见疾病栏目’)”查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