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谷飘香,蟹肥菊黄,一派丰收景象。
秋分,“平分秋色”之际,我们迎来了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节日是社会记忆的载体,是文化发展的结晶,更是时代精神的投射。“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不能忘记农民、不能淡漠农村”。习近平总书记的目光始终关注着乡村,情感一直牵挂着农民。在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总书记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强调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起步之年,也是广东省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第一年。特殊的节点、特别的节日,是亿万农民共话农桑、共享硕果的日子,也是我们关注农业农事、观察乡村振兴的一扇窗口。
(一)羊城处处 “丰”景宜人
从历史深处走来,广州被赋予了“羊城”“穗城”之名。“五羊衔谷”的神话传说、“高畦深沟”的先民智慧、数千年前的农耕遗址遗迹,印证着广州悠久而厚重的农耕文化,留下了“农”墨重彩的篇章。
如今,从北到南,山水林田海,广州稻香谷满的丰收故事一直在续写,一幅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图景正加快绘就——
“稳”字上坚守。“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是‘三农’工作头等大事。”完成2.97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春播粮食面积达21.99万亩;上半年粮食、生猪、水果、水产产量分别同比增长4.8%、9.3%、1.8%、1.6%……从增城丝苗米、南沙佳丽蕉到白云江村黄鸡、番禺黄金百香果,水果鲜甜、主粮饱满、肉禽飘香,广州着力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端稳“城市饭碗”。
“产”字上发力。“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赤坭镇的瑞岭村凭借岭南盆景成为“亿元村”;龙湖街道的迳下村通过“院士下乡、产业进村”,集体总收入增加了近5倍;23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加速推进,5家种质资源库(圃)入选国家级名单,346个“粤字号”农业品牌数量蝉联全省第一……广州加快打造现代农业全产业链,让农村产业大起来、强起来。
“富”字上突破。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数据显示,2022年广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292元,同比增长5.1%,连续15年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在全国省会城市中位居第二,稳居“第一方阵”。丰收的喜悦,在账本上体现得实实在在。
“美”字上提升。青山连绵、绿水潺潺,瓦舍村落点缀其间。望山、看水、忆乡愁,这样的“山水田园画”在广州愈发多见。建成美丽乡村群21个、精品新乡村示范带7条,92%以上行政村可达到省定美丽宜居村标准……有网友说,“过去村里靠粮赚钱,现在靠景致富”。从“粮”到“景”,一字之差,生动反映了广州乡村面貌的深刻变化。
此外,增城区入选2023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单位,从化区上榜全国首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名单,以花都为核心的广州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连续四次获全国试验区评价第一,来自广州的1镇3村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名单……今年以来,捷报频传。广州乡村,吸引着全省、全国的目光。
(二)头号工程 头号力度
累累“硕果”,从何而来?
思深方益远。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无疑发挥着根本性的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高度重视广东、时刻关心广东,明确指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今年4月,总书记再次亲临广东视察,赋予广东在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继续走在全国前列的使命任务。广东牢记殷殷重托,把实施“百千万工程”作为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作为全省的优势塑造工程、结构调整工程、动力增强工程、价值实现工程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
具体到广州——村域面积5800多平方公里,占全市的78%,1881万常住人口中农村人口有254万,农业农村仍然是现代化建设的短板所在,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当然,换个角度看,广袤农村是一片希望的田野,是城市的战略空间,也是产业发展的热土,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百千万工程”里,“藏”着广州的大未来。全市上下深刻认识到,全面落实“百千万工程”,不断缩小城乡差距,这是沉甸甸的政治责任、历史责任,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的内在要求,是广州“二次创业”再出发的题中之义。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广州加快凝聚落实“百千万工程”的全市之力。
谋定而后动。广州高度重视、高位推进,拿出了“头号工程”的力度,形成了“头号工程”的势头。
在融合上下功夫。总书记深刻指出,要把乡村振兴战略这篇大文章做好,必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百千万工程”的本质,就是要推动资源要素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优化流动。广州着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在强区联镇带村上下足功夫,不断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以人才为例,30多个院士团队、275名“三支一扶”高素质人才、超3000名农村科技特派员投身“三农”,加快人才与乡村“双向奔赴”。
在特色上作文章。总书记曾在多个重要场合提出“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高度强调因地制宜、差异发展的重要性。广州聚焦“一区一策”,着力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产城融合发展标杆区”“老城市新活力引领区”;要求建强中心镇、专业镇、特色镇……诸多措施都是要强特色、打品牌,坚持分类施策、错位发展,提高发展协调性、整体竞争力。
在改革上拓空间。坚决打好城中村改造攻坚战,试水“净地出让”;先行先试超大城市镇街治理新模式,以18个镇街为试点启动镇街全区域、全周期、全要素服务治理;增城区成功办理全市首例农村土地经营权不动产权证书,率先落地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广州在扩权强区和强区扩权、赋权强镇和强镇赋权、农村“三块地”改革、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改革等方面大胆探索,在守住底线的基础上主动解放思想,注重雷厉风行,敢于动真碰硬。
在机制上强保障。在组织上,建立强有力的组织指挥体系,落实五级书记一起抓,建立市、区、镇(街)高效的协调联动机制,形成“一盘棋”工作局面;在政策上,健全资金多元投入机制,统筹土地增量利用和存量盘活,确保要素资源投入持续不断;在考核上,创新督查考核机制,今年首次实现对全市11个区、62个市直部门开展差异化全覆盖考核,推动形成比学赶超、互促共进的浓厚氛围……
方向明确、思路清晰、措施得力、动作不断。广州按下了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快进键”。
(三)全面落实 久久为功
丰收节,是欢庆的时刻,也是催征的鼓点。
“一年开局起步、三年初见成效、五年显著变化、十年根本改变”,这是“百千万工程”的短、中、长期发展目标。到目前,广州起势有力、开局良好;往前看,仍需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既要紧抓快干,又要稳扎稳打。浙江“千万工程”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其中一项重要经验,就是保持工作连续性和政策稳定性, 一张蓝图绘到底。正值“百千万工程”开局之年,我们要锚定年度目标任务,真抓实干、紧抓快干,一步都慢不得;又要一步一个脚印,一年接着一年干,保持战略定力、战略耐心,力戒盲目蛮干、大干快上,确保目标任务一项项抓紧抓实、一件件办好办成。
既要统筹兼顾,又要重点突破。抓产业培育、抓城乡建设、抓改革赋能、抓要素保障……实施“百千万工程”千头万绪,要强化系统观念,把农村和城市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强化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同时要聚焦重点任务,比如着力强化镇街联城带村功能,全面提升镇村建设水平;加快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畅通城乡生产要素双向流动;全力落实对口帮扶协作任务、突出造血式帮扶,等等。正确把握重点与全面的辩证关系,有章有法、善作善成。
既要上下联动,又要多方协同。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要求,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要切实承担“千万工程”领导责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面落实“百千万工程”,必须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持续完善上下贯通的指挥体系,发挥好基层党组织“主心骨”作用;又要善于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更好发挥企业、群团组织、慈善机构等优势,做好“侨胞”“乡贤”文章,广泛凝聚智慧力量,营造人人关心支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
春种秋收,大地流金。
此时此刻的羊城,田畴沃野间孕育着新的希望,佳果飘香处呼唤着新的进发。
广州,正锚定“排头兵、领头羊、火车头”的标高追求,认真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全力实施“百千万工程”,加快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迈进,在全省城乡融合、区域协调上竖起标杆、打造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