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广州市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0100MB2C9235X1/2022-01288 分类:
发布机构: 广州市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 成文日期: 2022-11-18
名称: 广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报送2022年度“基评”工作自评情况的函
文号: 发布日期: 2022-11-29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广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报送2022年度“基评”工作自评情况的函

发布日期:2022-11-29  浏览次数:-

  广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报送2022年度“基评”工作自评情况的函

市直机关工委基评工作部:

  根据《关于做好2022年度“基评”网上评议工作的通知》要求,现将我局2022年度落实“基评”工作,加强作风建设的主要情况报送如下:

  一、主要职能介绍

  广州市农业农村局主要职能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按照省委和市委工作要求,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具体是:

  (一)统筹研究和组织实施“三农”工作的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重大政策。组织起草农业农村有关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草案,负责农业综合执法指导和监督工作。参与农业农村经济与发展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并提出政策建议。

  (二)统筹推动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农村公共服务、农村文化、农村基础设施和乡村治理。牵头组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会同相关部门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

  (三)负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统筹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有关具体工作。

  (四)拟订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政策。牵头负责农村综合改革有关工作。负责农民承包地、农村宅基地改革和管理有关工作。负责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指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和集体资产管理工作。指导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与发展。

  (五)指导乡村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农业发展工作。提出促进大宗农产品流通的建议,培育、保护农业品牌。发布农业农村经济信息,监测分析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承担农业统计和农业农村信息化有关工作。

  (六)负责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业机械化等农业各产业的监督管理。指导粮食、蔬菜、花卉等农产品生产。组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指导农业标准化生产。负责渔业管理和渔政渔港监督管理。负责农田整治项目、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管理工作。

  (七)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追溯、风险评估,发布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信息。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指导农业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八)组织农业资源区划工作。指导农用地、渔业水域以及农业生物物种资源的保护与管理,负责耕地及永久基本农田质量保护工作。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指导农产品产地环境管理和农业清洁生产。指导设施农业、生态循环农业、节水农业发展以及农村可再生能源综合开发利用、农业生物质产业发展。牵头管理外来物种。

  (九)负责有关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业投入品的监督管理。组织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体系建设,拟订有关农业生产资料地方标准并监督实施。组织兽医医政、兽药药政药检工作,负责执业兽医、畜禽屠宰行业管理。

  (十)负责农业防灾减灾、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冶。负责全市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指导动植物防疫检疫体系建设,组织、监督动植物防疫检疫工作,组织疫情扑灭工作。

  (十一)负责农业投资管理。提出农业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建议。编制市级农业投资项目建设规划,提出农业投资规模和方向、扶持农业农村发展财政项目的建议,按规定权限审批农业投资项目,负责农业投资项目资金安排和监督管理。

  (十二)推动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和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指导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组织开展农业领域的高新技术和应用技术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负责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督管理和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

  (十三)指导农业农村人才工作。拟订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指导农业教育和农业职业技能开发,指导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作。

  (十四)牵头开展农业对外合作工作。承办政府间农业涉外事务,组织开展农业贸易促进和境内外农业交流合作,参与执行有关农业援外项目。

  (十五)完成市委、市政府以及上级有关部门交办的其他任务。

  二、2022年基本情况

  广州市农业农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深刻汲取大规模迁移砍伐城市树木问题教训并自我加压开展整改,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主基调不动摇,全面加强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和纪律建设,努力打造新机制、树立新导向、铸造新作风,引领机关作风走深走实,全局上下精气神全面提振,形成了团结一心、开拓进取的良性循环工作格局。聚焦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统筹抓好农村和渔民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社会稳定和农业生产工作,积厚成势将“短板”转化为“潜力板”,在前两年农业经济高位运行基础上,全市前三季度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79.51亿元,同比增长3.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430元,同比增长6.0%,连续14年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连续两次获国家“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优秀,连续三年在全省乡村振兴实绩考核中获珠三角片区第一名,初步探索出一条具有广州特色的超大城市乡村振兴之路,在为广州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稳定提供坚实支撑的同时,也为推进实现广州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开辟了新天地。我局2021年度选人用人工作民主评议99.67分,排在市直单位前列;荣获全市机关绩效考核一等成绩。

  (一)落实优先发展“总方针”,农业农村工作体系日益完备。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加快构建现代都市农业农村发展新格局。乡村振兴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建立健全市四套班子成员和市法检两长每人联系1个以上镇(街)的市领导干部联系乡村振兴制度,带动涉农区、镇(街)领导“挂点包村”,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加快向基层流动。乡村振兴政策体系日趋完备。抢抓国家南沙战略和打造华南国家植物园重大机遇,出台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实施意见的“1+N”政策体系,部署54项重点任务,搭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四梁八柱。多方参与格局基本形成。创新建立市属国企联系北部山区镇街工作制度,组织30家市属大型国企对接联系20个涉农镇街;出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工作办法,形成推进全市上下合力推进乡村振兴的浓厚氛围。

  (二)稳定农业“基本盘”,本地重要农产品供给能力位居全国特大城市前列。紧紧抓住粮食安全“国之大者”这一关键,保障粮食丰收和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发展。粮食生产再获丰收。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粮食生产工作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完成2.75万亩高标准农田年度建设任务、4658亩撂荒耕地复耕复种,预计可超额完成省下达的粮食面积任务,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实现82%以上,早稻和夏粮生产工作受到省农业农村厅通报表扬,取得省红火蚁等外来有害生物防控绩效评价优异成绩,连续三年获省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优秀。“菜篮子”丰足充盈。推动生产设施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生态化发展,蔬菜、水果、水产品自给率稳定在100%、90%、70%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基层网格化管理、检测体系建设、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及重大节日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工作连续多次获得农业农村部肯定和推荐,国家“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再获优秀,受国务院“菜篮子”食品管理部际联席会议通报表扬。产销对接日益畅旺举办广州荔枝“12221”市场营销系列活动,荔枝在产量同比减少20.5%的情况下,实现单价和销售总额“双丰收”,分别增长54.6%、20.2%。开展“云上花市”营销活动,春节期间销售额同比增长约10%。农民丰收节活动精彩纷呈,受到上级高度肯定和群众广泛好评。

  (三)构筑产业“增长极”,都市现代农业充满生机活力。聚焦11个重点特色产业,推进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持续提升。“全产业链”提档加速。成功创建广州首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优23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完善“1+6”都市现代农业产业链建设体系,创建“粤字号”农业品牌343个产品,数量蝉联全省第一,新增“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7个,增城荔枝入围首批国家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成功承办首届全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都市现代农业现场会,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成效受到省领导肯定和兄弟城市高度评价。“产业主体”日益壮大推动制定农业龙头企业奖励和农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补助政策,暖企纾困呵护农企成长,出台促进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措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累计培育国家、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5家、145家、365家,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全省第一;累计培育国家、省、市级示范合作社12家、36家、67家,省、市级示范家庭农场39家、59家,数量位居全省前列。“穗字种业”实现突破。实施“穗种强芯”攻关行动,制定《广州市种业振兴行动实施方案》,加快隆平院士港等一批重大种业科研平台建设,首个龙眼与荔枝杂交新品种“脆蜜”通过省新品种审(评)定的现场鉴定。深化华南国家植物园院地合作,建成国家级唯一的天南星科种质资源库和华南地区唯一的国家区域性畜禽基因库,番木瓜种质资源保存数量居全国首位。《南沙方案》落细落实。推动南沙区申报创建国家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筹建湾区现代种业研究院,推进刘少军院士工作站等农业创新平台建设,省种业集团创新研究院有望在南沙落地落户,在试验区创建、特色种业创新、合作机制创设等方面发挥南沙农业发展最大潜能。

  (四)描绘乡村“新画卷”,美丽乡村出新出彩。深刻汲取大规模迁移砍伐城市树木问题教训并充分运用整改成果,以新乡村示范带为抓手,深入开展“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农村环境全域美化。9成以上行政村可达到省定美丽宜居村标准,190条行政村可达到省定特色精品村标准,花都花漾年华、增城时光穗稻、从化生态设计等7条精选新乡村示范带初步建成,增城区入选全国农村厕所革命典型范例,荣获2021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经验做法被农业农村部宣传推广。农村治理全面有效。建立由市委农办牵头、各职能部门配合的乡村治理协同推进工作机制,创建全国和省级乡村治理示范镇(村)1镇7村、12镇99村,数量位居全省前列。农耕文明全力弘扬。持续做好海珠高畦深沟传统农业系统、增城岭南荔枝种植系统等全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率先在全省开展农耕文化资源本底调查,完成广州市农耕文化资源本底调查报告、名录图册、电子地图数据库,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得到社会各界肯定,为现代农业发展增添底气和灵气。

  (五)鼓起农民“钱袋子”,共同富裕扎实推进。坚持把提高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积极拓展农民增收渠道,不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利益联结抱团促发展产业园主导产业总产值达238亿元,带动农户6.9万户,项目联结带动周边农户增收20%以上。加快土地流转,全市流转经营农村承包地约104.71万亩、占农民承包地面积67%。“改革试验”探出新路径出台实施《广州市村改居社区综合配套改革实施方案》,探索深化村改居社区综合改革,推荐7个主要涉农区13项改革任务申报省农村改革试验试点,白云区在全省率先探索镇街结对互促乡村振兴模式,全市农村集体资产累计交易宗数20.3万宗,交易金额达3000亿元,构建了全国领先的全方位立体化农村集体“三资”服务管理体系。穗农奔富跑出加速度出台《广州市“穗农奔富”行动方案(2022-2025年)》,全面推进强镇兴村,950家企业与1156条村结对(市内共944家企业与1056条村结对),有序引导社会资本和社会力量全面参与乡村振兴。农业保险兜底减风险。新一轮农业保险政策落地见效,前三季度牵头实施的农业保险保费收入约6亿元,较上年增长两倍,为全市农业生产提供风险保障金额超80亿元。

  (六)闻令而动“真本色”,抗疫防患彰显责任担当。疫情当前“逆”行而上,防隐患、保安全,维护农业生产平稳有序,用实际行动为社会稳定筑牢坚实的“三农”防线。防范风险守土有责坚决扛起全市农村和渔民疫情防控主责,坚持“督”“帮”“教”共同发力,推动“港、民、船、货、环境”五位一体、人防和技防相结合的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织紧织密海上围栏、渔港阵地、岸上堡垒三道防线。全力抓好农业行业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和风险防范,重点做好党的二十大等重要时期安全生产工作,圆满完成“马鞍”等台风及强降雨等极端天气防御工作。今年以来,累计开展疫情防控专项督导检查293次,检查村(居)417条次,重点场所981个次,排查整改疫情、安全等隐患近千宗,向村“两委”干部和渔民发送健康防护短信1万余条,有力保障了“三农”监管领域安全生产形势平稳有序。驰援一线勇毅担当。今年以来数轮疫情,我局450余名党员干部职工闻令而动,按照市委部署要求下沉花都、白云、海珠、荔湾、越秀等全市各区100余个街道200余个社区,日以继夜地在一线支援抗疫及稳产保供工作。一些干部还按照市、区调度安排,参加疫情防控三人小组,深入高风险地区开展防疫工作,赢得街道社区和居民群众的一致赞誉和高度肯定。组团抗疫不辱使命。作为“组团式”对口支援从化区疫情防控的第一牵头单位,我局认真履责,积极作为,会同9个成员单位,同心“抗疫”,全力驰援,派出党员突击队1500余人次、捐赠防疫物资78万元(其中我局5万元),坚决守好广州疫情防控“北大门”。

  三、今后努力方向

  2023年,广州市农业农村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当好“三个表率”,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农业强国蓝图踔厉奋斗。深入贯彻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落实省、市工作要求,以精细农业、精美农村、精勤农民为主攻方向,向党和人民奋力交出广州超大城市乡村振兴的优异答卷。

  (一)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在强化体制机制建设中彰显新“魄力”。全面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广东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以及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工作机制,强化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突出落地落实,把党管“三农”要求体现好、执行好。

  (二)加快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在强化产业提升中释放新“动力”。牢牢把住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安全主动权,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千方百计守好市民“米袋子”“菜篮子”,全产业链拓展产业增值增效空间,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推动乡村产业向广度和深度进军。

  (三)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中挖掘新“潜力”。制定实施《广州市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以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为重点,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关服务体系建设,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打造一批新乡村示范带,弘扬传承农耕文明,全面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推动美丽乡村成为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战略空间。

  (四)扎实推进改革创新,在抢抓历史机遇中体现新“担当”。抢抓华南国家植物园和《南沙方案》建设机遇,深化华南国家植物园院地合作,联合开展科技攻关、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做大做强“穗字种业”。加快广州(南沙)国家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创建,筹建湾区现代种业研究院,创建南沙渔业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动南沙国家级农业农村试验引领全市农村综合改革。

  (五)加强“三农”队伍建设,在强化党建引领中激发新“活力”。在提升党建质量上见成效,在增强本领上见水平,在比学赶帮超上见担当,以“讲站位、有情怀、业务精、抓落实”为工作目标,打造出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三农”干部队伍,用心用情用力建设“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

  广州市农业农村局

  2022年11月18日

  (联系人:黎瑞蔚,联系电话:86392438)